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375章 多心

五天的休沐結束,自然也就是再次迴歸到正常的模式了,就是要開始準備新一年的政事了。

升殿後百官開始按照排序開始奏報政事,這也就是一次常朝,對於朱允熥來說也沒有過多需要擔心的事情,沒有因為五天的假期就耽誤很多事情。

朱允熥耐心的聽著一些奏報,有些事情當即決斷就好,而這樣的一些事情其實不算是特別難以處置。

哪怕大權在握、皇權高度集中,不代表朱允熥就是什麼事情都做,有些事情就直接交給六部官員、五軍都督府處置,這也是他們存在的必要。

在下朝後,朱允熥也沒有客氣,將刑部尚書暴昭、戶部尚書鬱新和工部尚書嚴震直叫到武英殿,這顯然也是有大事要發生。

與此同時,潁國公傅友德也是跟著過來了,看似是稍微有著一些格格不入,只不過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允熥開門見山的問道,“眼看著運河就要開工疏浚,錢糧、兵馬、役夫等現在準備的如何了?”

鬱新趕緊開口說道,“回陛下,戶部已經調撥出十萬兩白銀,一應的物資、供給等準備齊全了,疏浚的事宜絕不會耽擱。”

這就是戶部的態度,為了這件事情戶部也早就做了準備,他們也知道皇帝的意思,所以一點都不會耽擱。

這也是因為大明現在的國庫裡還是稍微有些贏餘,在承康皇帝都捨不得因為登基大典多花錢的時候,戶部這邊的壓力自然也就是笑了不少。

暴昭也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說道,“回陛下,刑部已令各地州府將罪囚押解至運河段,交由各地官服、衛所看管。”

刑部安排這些事情也正常,哪怕朱允熥登基大赦天下,可是不代表所有的罪犯都可以直接出獄,這些罪犯也不會只是安排在監獄裡等死。

這也是重要的勞動力,尤其是一些比較危險的工作,實際上還是用重罪犯去做。

這不是什麼人道不人道,在生產力水平有限的情況下,很多的工作就是需要人力去做。

朱允熥滿意的點頭,笑著開口,“這就好,疏浚運河本就是繁重的事情,必然是要準備足夠糧食、材料,要準備好足夠多的人手才行。”

人挑馬馱,這就是疏浚工作的最主要方式,其他的顯然也不用多想,也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先進的工具,這就是曠日持久的工程。

嚴震直這時候也開口說道,“回陛下,已有三萬役夫發往陳都督處。”

役夫,這就是疏浚工程的主力軍,這三萬人再加上北方的一部分罪囚,都是交給陳瑄來管理,這是負責疏浚北段運河的工程。

嚴震直繼續說道,“尚且有三萬役夫於杭州至鎮江處,淮安處有三萬役夫疏浚、開挖裡運河。”

一共徵調十萬役夫,聽起來好像是非常多的人數,可是這也根本不算什麼。

當初修建應天府皇城、城牆的時候,發動的役夫、士兵是超過二十萬人,現在這幾萬人看似是不值一提的。

當然要說和動不動就組織起來的十幾萬、二十多萬大軍,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役夫到底不是士兵,這裡面還是有著本質的一些區別。

而且這九萬人是可以相對長期在運河工作的役夫,這也是第一批人。在這批完服完徭役之後,再有九萬人去替換這些人。

不會過多的影響這些役夫的生計等,但是也不會耽誤朝廷疏浚運河的重點專案。

朱允熥隨即看向傅友德,嚴肅說道,“疏浚運河是利國利民之事,只是也怕有貪官汙吏、圖謀不軌者,潁國公也該明白其中厲害。”

傅友德自然明白其中的厲害,隋朝開挖大運河導致農民軍起義,讓原本看似處在盛世的隋朝二世而亡。

元末自然也是不用說了,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就是在趁著賈魯開河的時候挖出來獨眼石人,轟轟烈烈的元末紅巾軍起義就如火如荼的展開。

說起來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當初就是在潁州起義,傅友德就是加入了呼應韓山童等人的李二,這也是早起的紅巾軍參與者,比老朱資歷還深。

更久遠的來說,所謂暴秦也是有著沉重的徭役等導致大澤鄉起義。隋朝開通大運河、元朝治理黃河,先後丟了江山。

朱允熥嚴肅說道,“潁國公德高望重,務必盯緊了各地衛所,不得要凌虐役夫之事。各地衛所多少也會派將士疏浚、看管,你去管好了。”

傅友德沒有任何意見,“臣遵旨。”

雖然現在的傅友德不能去打仗了,不只是功勞高,也是因為歲數大,但是發揮餘熱的地方顯然不會少。

這不就是又給這位潁國公找到了差事麼,十萬人的大軍都可以指揮,十萬役夫等等倒是不用擔心太多,畢竟還有各級衙門幫忙管理。

疏浚大運河的工作刻不容緩,這些重臣們也能夠看出來皇帝的態度,剛登基不忙著其他的事情,首先在意的就是疏浚運河、改善民生。

也可以說是在加強南北溝通,這位承康皇帝對於北方的民心一直都非常重視,用各種辦法在不斷的加強管理、籠絡民心。

這肯定是好事情,作為大明的重臣,鬱新等人自然也能夠看出來南北方的發展不均,也明白北方到現在民心都未能完全歸附。

所以哪怕有些時候會有一些南方人覺得皇帝偏袒北方人、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但是作為大明的天子,重新將南北民心凝聚起來非常重要。

起碼要做到讓北方的人認同他們是漢人得身份,而不是覺得南方的漢人就是南人,和他們不是同一民族。

大明開國三十年了,今年就是第三十一年,對於朱允熥來說,這項工作依然任重道遠,還有很多進一步去完善的地方。

等到鬱新等人離開武英殿,梅殷就被傳召過來了。

“此前安排陳瑄等人疏浚北地運河,你務必要盯緊這事。”朱允熥直接安排說道,“役夫調配等自有朝廷安排,沿途屯田衛所換籍之事你盯牢了。”

梅殷對此心裡有數,讓屯田衛所的一些士兵去參與疏浚北方河段的運河,不只是因為人力不夠,這也是直接將一部分人換成民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