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

第97章 安置

兩天後的中午,一艘水師樓船從富春江下游駛來,船上是攜家帶口的上千災民,他們的家園被海嘯毀掉,已是身無分文,很多人甚至衣不遮體,在寒風冷雨中瑟瑟發抖。

更冷的是他們的心情,海堤修復、海水退去之前,他們已經無家可歸,只能任由官府驅趕,在官兵的監視下登船,被運到四面八方安置。一路上官兵們的粗暴對待,到現在不給飯吃,讓他們飢腸轆轆、滿心淒涼,對即將開始的流民生活,充滿了恐懼和怨氣……

“憑什麼城裡人都不走,就讓咱們鄉下人背井離鄉!”船上,到處是這樣憤懣的牢騷聲。

“糧食不夠吃的唄,又不想讓咱們這些鄉巴佬塞滿杭州城,”有老人冷笑道:“自然把咱們往各縣裡送。”

“人家縣裡就願意接收?受災的又不是他們。”災民們憂心忡忡道。

“咱們就是些討人嫌的累贅。”老人憤懣道:“哪有喜歡災民的官府?”

“這麼說,咱們肯定不受待見了。”災民們的情緒愈發低落。

“有口粥吃的就不錯了。”老人幽幽道:“就怕稀得沒幾粒米,那非得餓死人不可……”

讓他這一說,上了年紀的老人,不禁回憶起國初有一年蝗災厲害,他們也曾逃過荒,最後只有一半人回到家園,其餘人小部分餓死,大部分死於瘟疫,悲慘莫可名狀。

“世上最慘無過於逃荒了……”悲觀情緒愈發濃重,許多災民又怕又餓,嗚嗚哭起來。

“嚎喪什麼!”官兵持著鞭子,大聲呵斥道:“富陽到了,都趕緊滾起來!”

災民們不由往岸上望去,就見碼頭的牌樓上,寫著十六個紅色的大字。浙江識字的人多,不少人眼前一亮,大聲念出來道:

‘人飢己飢、人寒己寒,患難與共,賑災恤鄰!’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是做做樣子,也讓災民們感到舒服多了。

樓船費勁的靠上碼頭,官兵下了船,半晌上來一群當地官吏,為首的是個穿著七品官服的年輕人,自然是本縣知縣無疑。

不待皂隸高唱,船上的百姓便呼啦啦跪倒,給知縣老爺磕頭。

“諸位快快請起。”魏知縣扶住一位老者道:“折殺本縣了。”

“求大老爺可憐,”白髮蒼蒼的老人,卻堅持給他磕頭道:“給我們一條活路!”

“求大老爺可憐,給條活路吧……”災民們七嘴八舌附和著,不分男女老幼,都使勁的磕頭。

魏知縣的眼眶溼潤了,之前他就災民說了許多冠冕堂皇的話,其實心裡還是想著自己的官聲和政績,但當他看到災民們如此卑微的乞求,只是為了一條活路時,終於深深震撼了。

感到沉甸甸的責任壓在肩頭,他親手扶起幾位鄉老,“諸位鄉親快快起來,且聽我一言。”上到樓船最高處,他指著岸上的十六個字道:“諸位看到那些字了麼?”

災民們點頭。

“知道是什麼意思麼?”

災民們又點頭。

“人飢己飢、人寒己寒,患難與共,賑災恤鄰!”魏知縣高聲道:“這就是富陽縣給你們的承諾!”

聽著這位知縣老爺的承諾,災民們那冰冷淒涼的心,一下子熱乎起來,又紛紛‘青天’、‘菩薩’的叫個不停。

魏知縣擺擺手,災民們便安靜下來,聽他接著道:

“請你們記住,你們來富陽不是逃難,而是來生活的,你們雙腳踏上富陽縣的一刻,你們的身份就不再是災民,而是和富陽百姓一樣,有房住有飯吃、有官府保護的百姓!”魏知縣朗聲道:

“為此,本縣十一萬百姓,為你們空出了七千間住房。待會兒上岸登記後,便可各自領取三天口糧,跟著你們的房東回去歇息了!”

災民們本以為來了有個窩棚、有口稀粥就不錯了,想不到竟有房住有飯吃,都感動的眼淚嘩嘩……

卻也有老成的問道:“那三天口糧吃完了怎麼辦?”

“按照規制是賑貸,”魏知縣道:“但你們短則三兩月,長則半載要回鄉的,所以普通的賑貸是行不通的。”頓一下道:“所以採取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災民們面面相覷,有人問道:“我們還要幹活?”

“難道諸位在鄉里時,不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魏知縣淡淡道。

災民裡沒有富人,稍有點財力的都奔杭州城去了,是以整船上都是流汗吃飯的普通百姓,自然無言以對。

“本縣不將你們當災民,你們自然也要像富陽百姓一樣,衣食住行皆需用勞動換取……”魏知縣沉聲道:“之前有稅賦在身,你們不一樣可以養家餬口?如今朝廷蠲免了你們的錢糧和差役,自然更不在話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