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秦澤軒感到無比的新鮮。
不過,他終究還是不忍他們跟著著急,在午飯時表示了自己對藝考非常有信心。
然而,在秦澤軒看來,雖然自己非常堅定了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但卻收效甚微。
想來,無論他在外如何的風光,事業發展如何的紅火,只要踏進了這個家門,那他就和千千萬萬普通的孩子沒有任何差別。
別無良方的他,也只能在心中感嘆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
-----------------
而同一時間,《傾城神曲》在兩個上星衛視,三個網路平臺同步播出了。
秦澤軒的大粉們在順利送秦澤軒C位出道後,第一次變得像當下這麼活躍。
這大概就是目標的魅力。
事實上,許多追選秀節目的粉絲,他們追求的就是這種養成的快感。
但是隨著節目的結束,最大的目標達成了,這就會讓姐姐這些人心裡難免有些空落落的。
這時候,最好的固粉辦法,其實就是給他們一個目標,否則,長期沒有另一個清晰的目標,這些粉絲就會很快脫粉。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選秀愛豆,在走出節目後,短時間內沒有作品或者曝光就會很快被粉絲遺忘拋棄的原因。
而秦澤軒作為演繹新人的首部電視劇《傾城神曲》的上映,就給了這些粉絲一個嶄新的目標。
因此,他們在個人WB、粉絲群裡,積極的科普著“為偶像做資料的重要性”“如何做更有效率的為偶像做資料”等小知識。
諸如開通會員後看的第一個影片必須是《傾城神曲》才能被統計進入該部電視劇的會員轉化率;
發彈幕時,會員可以選擇秦澤軒做頭像或者在開頭加一個“秦澤軒:”的字首,就會自然而然算秦澤軒吸引的流量;
《傾城神曲》網路平臺更新要略快於電視臺,粉絲線上上看完後,最好也在電視臺播出時再重刷一次,增加收視率等等。
這些科普的出現,也帶動了散粉們的積極性,讓許多本來不知道做資料為何物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做資料的散粉們,都再次如打了雞血般開始摩拳擦掌。
當然,這些事情的發展自然也少不了裴姍等人的引導和運作。
雖然越是身處其中,越能夠明白資料根本不能代表藝人的真正業務能力和價值。
但是處於資本運作下的娛樂圈,流量就是王道,資料則是流量最直觀體現。
現在圈子的行情就是,品牌選擇代言時,節目組選擇嘉賓時,影視劇選擇演員時,都會或多或少參考這些資料。
因為資料不好就代表沒有流量、沒有關注,自然也無法給資本帶來可觀的收益。
因此,沒有流量任你演技、歌曲再好也沒有價值,而現在的秦澤軒還沒有強到能打破行規,自然無論他願意與否,也只能遵循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