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從讓娛樂圈捲起來開始

第119章 備考?實踐?

事實上,秦澤軒這也是第一次進行改編的嘗試和探索,並且依舊打算以前世的經典版本為藍本。

因為,現在正是“華國風”這種全新的風格奠基的時候,秦澤軒想要儘可能給大家展示一種相對固定的風格。

前世由黃曉亮在《中國風音樂史》總結的“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也即是歌詞具有中國文化內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編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圍,歌曲以懷舊的中國背景與現代節奏的結合,產生含蓄、憂愁、幽雅、輕快等歌曲風格。

而在場的眾人,此時卻已經全然忘記了秦澤軒的年齡,最開始對他的那一絲懷疑也早就被他們拋到了九霄雲外。

尤其是在音樂方面造詣更深幾位,看著秦澤軒的眼神都在不知不覺間帶上了一些虔誠。

這些人能夠在自己領域走到今天這一步,早就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達者為先。

因此,他們並不覺得向一位晚輩求教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而秦澤軒也是在眾人不是的提問中,才將自己腦中雜亂的想法逐漸的梳理清楚。

很多時候,對於他而言,做比說更容易。

想要完整還原一首歌的編曲,只要他沉下心來,反覆回憶,在腦海中分解,終究還是能夠完成的,並且幾乎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反而是這種,用語言將自己腦海中的東西表達出來,對他來說更加具有挑戰性。

更何況他現在已經不滿足於抄答案,他想要在原版的基礎上,融入一些他自己的想法。

反正,現場有這麼多大佬把關,他並不擔心最後的成品。

而這種機會也確實非常難得。

因此,在大家齊心協力想要幫秦澤軒製作好他個人首專的時候,秦澤軒本人反而大膽的開始了探索。

更是把眼前這些大佬們當做了免費的老師。

不過,由於秦澤軒做的非常隱晦,大家都並沒有察覺,反而還覺得是秦澤軒在引導著大家。

那天的討論最後終止於大家咕咕叫著的肚子。

而當時唐冉適時的對大家發出的午餐邀請,恰好解決了大家的尷尬。

並且唐冉還把功勞推到了秦澤軒身上,讓他得以在眾人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度。

一場賓主盡歡的午宴過後,大家自是各奔東西,按照之前商討的內容,著手進行準備工作。

而在那天之後,暫時沒有什麼行程的秦澤軒,卻並沒有如唐冉所料般,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校考備考上。

而是和寧嘉行、溥軍、左仲孚三人一起泡在了寧嘉行的工作室,忙碌起《千百度》的編曲。

秦澤軒當然不是放棄了校考的準備,相反他有自己的想法。

經過第一天的討論,秦澤軒發現與這幾位老師一同探討,相較於他閉門造車,能夠更快提升他實踐能力的提升。

因此,他自然是更願意和幾人一起,還能實時掌握《千百度》的編曲進度,畢竟這個世界的“華夏風”還沒有真正立起來。

而且對於現在的他來說,根本不存在忘記的可能,因此肯定無需反覆複習理論知識。

不過秦澤軒也明白這種情況無法和唐冉解釋,因此他直接選擇了不解釋,讓時間去證明自己的正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