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側戰場上血腥之氣還未褪卻,北側戰場的慕容楠部也已經向著高順的‘陷陣營’發起了衝鋒。
相對於寬闊的東側戰場,北側就顯得略為‘擁擠’了,
四萬鮮卑騎兵,在慕容楠的帶領下,如同一柄‘鐵錐’般,直插入葫蘆口內,
而這個鐵錐的最銳利的前端,正是搖晃著圓月彎刀,如同一條撲食的惡虎般的慕容楠。
與慕容楠的魯莽、兇殘不同,作為葉明軍中最為冷靜且睿智的高順,則是採用了階梯型的防守體系,
‘陷陣營’的精銳呈倒三角的防禦陣型,前端寬且稀疏,戰場中間留出一道豁口,越往後,陣型越密集,防禦力越強。
這個陣型最大的好處就是,即使兵力處於劣勢,也能透過這個倒梯形,最大程度地減緩騎兵衝鋒的速度,透過不斷地削弱騎兵的速度,最終將騎兵困在大陣中間,
通俗點說,這個陣型就好比是一個蜘蛛網,透過前端的遲滯,中端的包裹,最終將敵人圍在網底。
葉明遠遠地站在石羊河崖壁之上,由高處望去,也不禁由衷地佩服高順臨場應變能力,
同時也感嘆,這‘陷陣營’真不枉費自己投入那麼大的心血和財力、人力!
因為要知道,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佈置出這種陣型,不僅需要主帥的佈置得當,更考驗兵卒的軍事素養,只有訓練有素的軍隊才可能如此。
此時,網已經佈置妥當,那慕容楠也正如預期的一般一頭鑽了進來!
可是,讓葉明以及高順都沒有想到的是,
鮮卑騎兵還是太快了!
他們與中原的騎兵不同之處就是,鮮卑騎兵沒有穿著厚重的鐵甲,武器也不是又長又重的長矛,
他們身穿皮甲,手持彎刀,在犧牲了防禦與破甲能力的同時,帶來的是更快、更猛、更銳利的衝鋒。
兩軍交接之際,只剎那的功夫,最前排的‘陷陣營’已經被這鮮卑兇猛的衝鋒,破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同時,由於前排的遲滯作用大大削弱,導致了中間梯隊的‘包裹’也變得力不從心。
站在高處的葉明,看見北側戰場越發陷入被動,額頭上也不禁冒出了冷汗,
其實他也知道,不是陷陣營的兵卒不精良,而是,敵我雙方的兵力差距,太過於懸殊了,
五千對四萬!
就好像一隻鳥撞進了蜘蛛網一般,‘蛛網’雖然佈置的極其精密,可奈何這個‘鳥’太大了,
所以,現在這隻‘鳥’的每一次掙扎都能將‘蛛網’拉扯下些許的碎片!
眼見著高順所指揮的防禦,愈加的力不從心,
葉明也知道,是時候該支援了!
當即,葉明下令他所率領的一萬騎兵,由西北方向,沿著己方所佈置的第一道壕溝,對慕容楠大軍的後部發動奇襲衝鋒,
同樣的,葉明也採用了梯隊衝鋒,這樣才能最大可能的利用較少的兵力,給敵人造成最大的創傷,
當然了,他還偷偷地留了一個小心思,
因為葉明心裡知道,這次戰鬥不僅要兼顧大軍的整體進攻,也要考慮到怎麼解決慕容楠這個大麻煩!
壕溝到戰場的這條路上,可是整整有著近萬的鮮卑騎兵屍體,
要對付那個‘鋼將’慕容楠,以自己的現在的武力值,還是不夠看的,必須急速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真正地擊敗這北側的鮮卑騎兵!
......
一萬騎兵順著山道,如同利刃一般,傾瀉而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