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
葉明大軍一早便出發,開赴長安。
此一行與來時不同,只因軍中帶了幾個名老弱大臣,騎不得馬,只得緩慢行軍。
從函谷關至長安,急行軍也就是三天就能到,可如今,行了三日,連潼關的影子都沒看到,
這倒是把小皇帝劉協給憋壞了,
就見他從馬車中探出小腦袋,衝著葉明輕輕呼喚,
“大哥哥?!”
葉明聞言,輕勒馬韁,放緩腳步,到了劉協的馬車旁邊,
“陛下?何事?”
“大哥哥,這幾天馬車坐得朕渾身像散了架似的,你能不能帶朕騎馬兜兜風?”
葉明莞爾一笑,這是又想跟自己同乘要一騎了,
“可是?陛下?後邊那幾個老傢伙都瞅著呢。”
此言一出,劉協的小臉瞬間掛滿了失望之色,
見此,葉明眼神一轉,低聲對著劉協說道,
“陛下,臣有一計!”
劉協面露希冀之色,葉明繼續說道,
“咱倆跑快點,把他們甩在後邊,就不會被發現了!”
劉協重重地點了點頭,
“嗯!”
隨即,葉明一把攬住劉協,置於自己身前,一夾馬鐙,爪黃飛電急速躥出。
兩人策馬狂奔,大路兩側的種種也躍然於眼前,
函谷關至潼關一路,北有黃河水,南邊是一片平地,原本是一片沃土,可如今卻是阡陌荒廢,人煙稀疏,千里孤墳,餓殍遍地。
劉協自小就生活在繁華的洛陽,哪見過如此悽慘之景,他渾身汗毛豎立,顫抖地問葉明,
“大哥哥?這就是朕的土地?朕的子民麼?”
葉明幽幽地回道,
“亂世之中,最悽苦的就是百姓了。”
“是因為諸侯混戰?才致使百姓受苦麼?那我們不打仗了可以麼?”
對於他這個問題,葉明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你覺得始皇帝是一個好皇帝麼?”
劉協沉思了半晌,回道,
“夫子說過,始皇帝窮兵黷武,不是一個好皇帝。”
葉明冷笑一聲,
“腐儒之言!始皇帝乃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為何?”
“自春秋至戰國,歷經五百餘年,窮苦百姓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直至始皇帝一統天下,以戰止戰,方天下大安,才能有後來的漢家四百年基業。”
“可夫子還說過,始皇帝苛法暴政啊。”
“陛下,你記著一句話,法,是用來約束士大夫的,不是用來約束百姓的。亂世就要用重典!”
小劉協若有所思,喃喃地重複道,
“法!是約束士大夫的!原來如此!”
似乎是想通了一些東西,小劉協的臉色也逐漸好轉,
“夫子還教朕,做個仁君,大哥哥,他們都說那個平原劉備,有先賢之風,是個仁義之人,我們要不要也把他召來長安?”
這句話,瞬間讓葉明想起了,當時在虎牢關前,被自己一記‘飛熊衝撞’擊飛的長臂大耳之人,
當下,冷哼一聲,“劉備?仁義?他可算不上。”
“那是為何?”
葉明沒有回答,而是腦中思緒萬千。
昭烈帝劉備,後世都稱他為千古之忠義,可對於熟知三國的葉明來說,此人可以是昭烈帝,但不能是仁、忠之人。
他帶著蜀中數十萬子弟,興兵討吳,只為自己之私義,不能謂之‘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