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大軍,依舊是分做三路,
中軍為葉明、張遼兩兄弟率領所部一萬四千騎兵,左翼龐德馬岱一萬,右翼馬超獨領一萬,
大軍浩浩蕩蕩出了槐裡,一路狂奔,直奔長安東南。
葉明雖然是怒火攻心,卻沒失了理智,他之所以沒有先去馳援長安北門,
是因為他知道,賈詡說得是對的,北門既然已經被破,那城中的徐晃必定是集結重兵防禦,
而他所選擇的直奔東南,意圖有二,
一是葉明認定,對付孫策、周瑜,非要攻擊這最強的‘一點’不可,只有切斷其大軍的‘智腦’周瑜與各方之聯絡,才能徹底令孫策大軍首尾不能相顧。
二是東南方為孫策退軍回南陽的必經之路,截斷此處,即便任由孫策大軍的在長安周邊如何折騰,他終歸逃不出雍州!
但葉明心裡也清楚,他的這一選擇,有利又有弊,
利已經說過了,弊就是,
雖然是己方兵力有一定優勢,但將要面對的敵人是孫策、周瑜,這二人一猛一智,這兩人可謂是三國之中的‘江東雙壁’,都不是等閒之輩,生死存亡之際,勝負難以預料,
並且,此一戰如果一擊不能斃其命,則敵人的其他三路援軍必至,到時候,自己可能瞬間就被包了餃子,成為甕中之...!
可即便如此,事到如今,權衡利弊之下,葉明還是選擇了這一戰而定全域性的方案。
大軍奔襲途中,探馬又傳來噩耗,
長安城中的王子服,不僅開啟了長安北門,還自帶五千城中守軍,與鄭泰、鄭渾等人入宮劫持了天子,此時正在與徐晃的人對峙於未央宮前。
這訊息一傳來,葉明又是血壓飆升,一群白眼狼啊!真是一群白眼狼!
難怪前世的劉協被這群人忽悠的‘眼高手低’、‘空有大志卻心胸狹窄’!
跟著這群貨,眼睛就只能看到前方五米的距離,如此短視,大漢安能不滅啊!
可眼下,葉明可沒空理會這些,城中之事,自有徐晃在內城頂著,而自己的首要任務,就是擊潰這東南方向的孫策大軍,然後徹底封死他們退回南陽之路,
至於城中的那些腌臢之輩,等自己騰出手來,自會讓這長安城流點血,長點教訓!
說話間,大軍藉著天未亮之際,已經沿著秦嶺的餘脈,渡過了霸水,前方不足五里,就是藍田,
葉明的計劃,就是繞路至藍田,然後分三路返包向圍在長安南的孫策、周瑜本部。
三路分左翼龐德、馬岱沿前衛(地名)切斷孫策軍的西側聯絡、右翼馬超沿杜縣切斷孫策軍的東側聯絡,葉明率中軍直撲孫策大營。
......
破曉時分,長安南,
葉明大軍停在了距離孫策的南城大寨兩裡處的一處矮坡之後,而葉明自己則是與張遼兩人兩騎,獨自前趨,行至了土坡上頭,
遠遠看去,孫策的大寨之中,燈火通明,炊煙四起,正是軍中造飯之時,
大寨之外,一個個巡邏的兵卒,也正是到了青黃不接、人困馬乏之時,
葉明心中冷笑,來的時候正好,此時突襲孫策大營,必讓他大軍慌亂,到時候,三面合圍,則這南面之敵,儘可破之!
旋即他對著張遼使了一個眼色,兩人策馬下了土坡,立於大軍之前,
“二哥!咱倆各帶七千兵馬,分左右兩側,殺入敵營,等到敵軍大亂之際,反覆衝殺,定要將這股子敵軍徹底剿滅!”
張遼嘴角也掛著陰森的冷笑,重重地點了點頭。
二人各自領軍,片刻過後,
“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