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看,這董承當如何處置。”
對於這董承,葉明自然不能獨斷,只因此人乃先董太后的內侄,
董太后何人?乃是自幼撫養劉協之人,畢竟涉及皇室血親,葉明也不願因此落人以把柄,所以,出言詢問於皇帝劉協。
劉協聞言,眼神之中,落寞之色漸濃,本以為董承乃是自己的親族,卻不想,此人竟與那孫策合謀,欲挾持自己,真是!唉!
緩了片刻之後,劉協說道,
“令車騎將軍董承即刻交接軍務,三日之內,回至長安,如再有推脫之詞,當以謀逆之罪論處,到時候,天兵過境,他便再無反轉之可能!”
“諾!”
先是華歆,這次居然是董承!
百官皆垂首不語,這檔子功夫,誰也不願做那出頭之人。
又沉寂了半晌,葉明身後的劉協再次開了口,
“皇兄,朕聽聞你親自抬棺回城,不知是何人能令皇兄如此啊!?”
葉明眉頭先是一沉,而後對著身後搖搖拱手,
“陛下,這正是臣想說的最後一件事。”
“皇兄請講。”
“那棺中之人,乃是我麾下謀士,賈詡,長安之圍能解,全仗他捨生忘死,並以一己之力,擊退孫策數萬大軍。”
“竟有如此之人?能以一己之力退數萬大軍?!”
葉明眼簾低垂,似乎又回想起賈詡的音容笑貌,臉上也是浮現哀色,
“他是以自身命數為引,調動天地之力,若是沒有他,怕是我都要身死於那周瑜之手!”
見他如此,劉協多聰明,立即察覺到這人與葉明之間的情誼頗深,當即再次開口道,
“皇兄,若非此人,朕也難以自全,如此豪傑之人,當厚葬。”
葉明重重地點了點頭,卻沒再說話,只聽劉協起身,緩緩說道,
“追封賈詡為壽鄉侯,追諡為......”說到這,劉協眼神遞向葉明,只聽葉明口中鄭重地吐出來兩個字,
“文忠!”
劉協點頭,“好!”
而後單手指著殿外,接著令道,
“至於厚葬之事宜,速速命人以楠木做棺槨,乃安其身,於長安南門外設靈堂,設牲醴祭祀,停棺三日後以公侯之禮葬於長安南門,大小官員均須前去送葬,朕也當親去!”
“我也自當親去!”
他們兩兄弟一唱一和,就將賈詡的身後之事安排妥當,一眾官員皆是目瞪口呆,
尤其是之前就在長安的諸官,在他們的認知中,這賈詡不就是一個小小的主薄麼?難道跟了葉明,就能有如此厚禮加身?
文忠!諡號文忠?!
那是多少文人騷客夢寐以求的身後之名啊!
眾臣之中,有不滿者,也有不服者,可此時此刻,在這公堂之上,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觸葉明的眉頭。
“退朝!”
隨著小宦官一聲唱喝,一眾官員紛紛退去,
葉明也帶著滿臉的倦色,告別了劉協,行至了大殿之外,
剛出殿門,就碰見了再次等候多時的高順、龐德、馬超三人,不等他三人開口,葉明擺了擺手,
“走,先去看看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