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在瓊姑的身上,很清楚明白的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食髓知味。
也見證了女人是水做的這句傳世之言。
隨著王美人與劉辯一起起床的次數漸漸增多,她的身份也緊跟著水漲船高。
但劉辯並沒有對王美人的母親做任何賞賜,只是囑咐張雄派人稍加照顧,不要讓那些潑皮無賴再去打攪。
他正在刻意的去改變一些規矩,但卻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檢驗。
這一日,劉辯剛剛起床沒多久,還在與瓊姑溫存,趙野忽然稟告張楊覲見。
德陽殿上,張楊告訴了劉辯一個讓他難以置信的訊息。
在河南尹和三輔已經徵募不到將士了。
更為重要的是,京都糧草告急!
“已經無糧了?”這個事讓龍椅上的劉辯聽的跟做夢似的。
殿上,張楊無奈說道:“陛下,西園如今有將士八萬六千餘人,每日口糧,及按月發放的軍餉,乃是一筆海量的錢糧。”
“而且,京中糧草所供給還不僅僅只是西園的將士,還有駐紮在長安,北地的禁軍。京中糧草雖富,但以如此方式操練近十五萬大軍長達一年時間,耗費實在是有些大。”
“而且去年秋收因戰亂波及,糧庫中收納的糧食也並不多。”
“等等!”劉辯忽然喊道,“你剛剛說,西園現在有多少將士?”
“回陛下,八萬六千餘人。”張楊說道。
“已經這麼多人了啊。”劉辯喃喃說道。
這個數字讓他有些震驚。
他在搬到崇德殿前雖然一直住在西園,也沒事幹就會去校場溜達,但真沒有過問過西園現在有多少將士。
如此龐大的職業將士,養起來還真不是一件小事。
也就是漢靈帝賣官所得,以及十常侍的家資,還有何進攢下來的財富都被劉辯很順利的繼承,要不然憑藉這個破破爛爛的朝廷,想要養近十五萬將士幾乎不可能。
如果是像從前一樣戰時為兵,閒時為農,壓力應該會輕很多。
可劉辯養的兵馬,哪怕沒有戰事,也在瘋狂的訓練,完全就是職業兵。
這個耗費,可真的是海量的。
“將士暫時不必徵募了,京中糧草大概還能支撐多久?”劉辯沉吟半晌後,問道。
當朝廷的糧草開始緊缺,這可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
張楊在來見皇帝之前,早已做好了所有的功課,皇帝問及,便直接說道:“回陛下,若稍微節儉一下,大概能勉勉強強支撐到夏收。”
夏收啊,那還好。
劉辯微微鬆了口氣。
這勉勉強強算是一個好訊息。
整個關中大地,正在穩步推進屯田,今年若無天災,收成應該不會太差。
但劉辯並不想像黃鼠狼一樣,等著糧食吃到了盡頭才去想辦法。
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他必須得在等待糧食收成的同時,另想一些出路。
“看來必須得來一場戰爭,解決糧草之事了。”劉辯握了握拳,喃喃說道。
應該沒有比這更加便捷的方式了。
“來人,宣盧植、曹操、荀攸、陳琳德陽殿議事。”劉辯沉聲吩咐道。
“唯!”
……
德陽殿。
“京中糧草已所剩無幾,此事,諸卿應該是知曉的吧?”劉辯問道。
荀攸起身奏道,“啟稟陛下,臣近日正與大司農崔公商議徵募糧草之事,已分遣兵馬至冀、豫等地。”
劉辯怔了怔,“你派人到冀、豫二州徵募糧草去了?”
荀攸的這個操作,讓劉辯有點兒看不明白。
袁氏二兄弟、劉虞、公孫瓚的地盤上,能徵得來糧食嗎?
“回陛下,正是如此。”荀攸一臉篤定的說道,“關東各地雖諸侯並起,對朝廷詔令陽奉陰違,但他們始終是大漢的疆域,京畿糧草匱乏,向他們徵收,合情合理。”
劉辯定睛看著,微微挑眉。
他忽然間懷疑荀攸這老小子是跟他想到一塊兒去了。
趁機來一場戰爭,搞定糧草之事。
“卿為何不派人去益州呢?”劉辯故意試探道。
“不敢隱瞞殿下,臣正在準備。臣打算派遣人手跟在朝廷使者的後面,一道同去!”荀攸臉上帶著一絲若有所無的笑意,回稟道。
劉辯頷首,“益州嘛,很應該去,益州的糧食肯定比冀州、豫州的多。”
盧植聽著這君臣二人的對話,連連皺眉。
他總覺得用這樣的方式徵糧,顯得有些荒唐,可能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折騰。
他完全沒有往戰爭這一面上去想。
停了片刻後,他起身說道:“陛下,臣雖然不想承認,可朝廷想從此三州徵收大量的糧草,恐怕並不太可能。益州牧、公孫瓚等人名為漢臣,可現在就差旗幟鮮明的傳檄天下,他們擁兵自立了。”
“臣去歲鎮守關隘,便屢屢聽聞袁紹、袁術大肆招兵買馬之事,他們手中哪怕是有大量的糧草,恐怕也想著養自己的兵馬,而不會給朝廷。”
“朕知道!”劉辯非常乾脆的說道,“他們不給,那就打嘛!”
“袁紹不遵朕的旨意,率軍潛逃,本就無異於叛亂。之前沒有搭理他,無非是因為朝廷多面開戰,顧不上他。可如今涼州戰事已有眉目,韓遂就算再度反叛,也得一些時日。”
“朝廷能騰出手了!”
“近乎一年的時間,袁紹不但不曾上表請罪,反而反覆攛掇劉虞、韓馥等人表他為渤海太守,車騎將軍,這是明目張膽的欺朕年幼,欺朝廷軟弱啊!”
“這些事,朕在去年都忍了,可今年,朕,不想忍。”
“若他老老實實奉上糧草,暫時做罷也行,可若左右推諉,給朕找藉口,滅他有何妨!”
提起此事,劉辯就滿肚子的火。
袁紹此子,是實實在在的不當人子。
去年,在他率軍東逃之後,關東好幾名封疆大吏數度上表,皆是給袁紹求官的。
就連劉虞也沒有例外。
好像在他們心中袁紹率軍潛逃之事,就已經不了了之了。
皇帝身上所散發出的濃烈煞氣,讓殿上諸臣齊齊色變。
這些人都是劉辯真正的心腹,話一挑明,立馬就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盧植也總算是明白皇帝與荀攸說來說去,到底是在說什麼了。
就是以糧草為藉口,要打袁紹。
尤其是曹操與陳琳二人,皇帝提及益州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聽出來弦外之音了。
他們早就清楚的知道皇帝一直想讓袁紹謀逆,給朝廷一個順利揮師東進的理由。
袁紹率軍潛逃,行的雖然就是明明白白的謀逆之事。
可朝廷若要揮師東進,順利剷除袁氏的根基,這個理由還不太夠。
只是袁紹那廝顯然對這後果,也十分的清楚,一直揣著明白裝糊塗。
先是編造了一個虛假的討董口號,又以迴歸家鄉募兵為由。
緊接著就直接裝糊塗,不還朝了。
現在只要袁紹不給糧食,那就是前仇舊恨一起算,討伐不臣。
“陛下,這是臣近日所梳理的伐袁三策,請陛下過目。”
荀攸從袖中抽出一份奏表,恭敬呈上。
此言一出,盧植等人的表情皆有些怪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