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個蛋撻多少錢一個?”方阿婆的聲音有點尖。
柳月照實回答:“六十文。”
方阿婆和孫氏看著眼前放在小瓷碗裡的糕點,不知道說什麼是好,柳月前段時間來取縫製的衣服時遞過兩盒糕點給她們,她們還以為是城中新出的糕點,加上柳月說不貴,就笑著收下分給自家小孩了。
現在柳月竟然告訴她這個小東西要六十文一個,那她給他們的兩盒糕點豈不是要一兩半,這麼貴的東西就被孩子們三兩口解決了?
不能再想了,不能再想了,已經心痛到無法呼吸了。
方阿婆和孫氏捂住胸口做了幾個深呼吸才平靜一點。
沈清彥的爐子要明天才能搭好,柳月便也沒急著讓兩人上工,而是詢問著看兩人的看法。
方阿婆跟孫氏在得知蛋撻的價格後,似乎理解了為何柳月能開出一兩銀子的工錢了。
方阿婆想起了之前擔心沈家買驢騾後搶她們的生意的事情有點不好意思,唉,是她當初太小人之心了。
孫氏還是有些遲疑:“小月啊,我願意給你們幹活,你每天給我個五六十文錢就夠了。”
城中在苦力活的漢子差不多就這個工錢,但她們是女人,很難找到這樣的活計,所以說出口的時候還有幾分不好意思。
古代的員工真是太質樸了,怎麼還帶給自己減工資的,一減就是個十幾倍?換做現代,員工們怕是拿著一兩的銀子還是成天想著摸魚吧?
柳月再一次被古代勞動力的廉價程度給震撼到。
柳月笑著勸道:“我又不是隻請你們兩位員工,你們先聽聽每日的活計再判斷工錢吧,陳嬸子每天需要做將近八百張蛋撻皮,需要你跟陳阿婆兩個人才能忙的過來,方阿婆你就帶著三個兒媳做蛋撻芯和烤制蛋撻,老李頭和陳叔負責進城送貨,這樣算下來,一兩銀子看上去還有點少。”
對於蛋撻皮和烤制的活計分開,兩家人都是理解的,畢竟這個吃食這麼金貴,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把方子傳出來。
在柳月的勸說下,方阿婆跟孫氏總算是接受了這個工錢,想著即將到手的鉅額工錢,恨不得將沈清彥和柳月當成財神供起來。
幸虧她們在沈家落難的時候出手幫了不少忙,不然這樣的好差事是落不到她們頭上的。
兩家人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這份工錢就算是在城中招工都很容易,之所以找到她們兩家就是為了感念她們之前對沈家的幫助。
沈家的孩子是個念恩的,柳姑娘也是個伶俐人兒,自她來了之後沈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方阿婆拉起柳月和沈清彥的手,放在一起拍了拍:“你們要好好過日子!”
柳月感覺沈清彥一把握住了她的手,對方阿婆說:“我們會好好的。”
約好了明天下午來試做後,柳月和沈清彥將兩人送走了。
柳月想起剛才被緊握住的手,突然有點不敢看他,迴避著跟沈清彥對視,甩下句:“我去把烤箱拿出來烤蛋撻”,就跑了。
唉,怎麼年紀越來越大了,道德底線卻越來越低了呢?
柳月邊烤制蛋撻,邊唾棄自己居然因為一個十六歲的崽子臉紅的事感到不齒。
沈清彥在旁邊默默的做著爐子,臉色一如既往的平靜,似乎柳月倉皇逃離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