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亂語!王總旗的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面對王成的質問,杜江矢口否認。
“呵呵。你這位董師弟,可是把一切都告訴我了。”王成一聲冷笑,直接把一旁的董天寶拉下了水。
從董天寶後來的舉動看,他告訴王成的資訊未必全真,但肯定也有一部分是真的。真正的高手都知道,半真半假才最能騙人。
“師兄你別聽他胡說。他是在挑撥咱倆的關係。”董天寶急忙解釋,“他可能會《盤龍掌》,我懷疑他是抓住了別的師兄弟,從他們口中獲得的資訊。”
“師弟放心。對於你,我自然是放心的。”杜江給了董天寶一個安心的眼神,再次面向王成開口:
“我知道你出身不凡。但你應該明白,這泉州城乃是我盤龍武館的地盤。閣下即便真是強龍,到了泉州也得在我盤龍武館面前盤著。”
“若你和那王總旗沒有直接關係,我勸你還是莫要多管閒事。這裡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這位江海鏢局的獨臂總鏢頭,一副“我為你好”的語氣。
“哦?不就是私通倭寇麼?你以為,還是什麼秘密?”王成似笑非笑的開口。
杜江臉色大變,繼而強行鎮定情緒,怒聲道:“你胡說什麼?我江海鏢局一向奉公守法、仁義愛國,怎麼可能和倭人扯上關係?你信口開河,汙衊我等,究竟是何居心?”
杜江連連反問,顯然已怒到極致。
也難怪!
在大昌,私通倭寇絕對是僅次於謀反的大罪。
而且,對江湖人來說,絕對比謀反更甚——至少,謀反不會被人唾棄。
江湖人或許不會多管閒事去追殺一個“反賊”,但絕對會搶著去拿一個“賣國賊”的人頭。
一個人一但被坐實了賣國賊的身份,在大昌的土地上絕難生存。
王成注意到,那董天寶的臉色也同樣大變。
不過,同樣是變色,兩人的表情卻又有著明顯的區別。
杜江是憤怒中帶著驚惶,董天寶則是純粹的震驚。
“莫非董天寶並不知情?”
王成心念電轉。
說江海鏢局勾結倭寇,王成有“詐”的成分,也有一定的依據。
殺人或許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甘冒巨大的風險殺一個“官”,通常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報仇;另一則是滅口。
若只是報仇,沒必要將王父手下的玄衣衛也一起殺掉,這等於是加大此事的後果和風險。
滅口的話,就很好解釋了。多半是王父的那些手下,也隨王父一起發現了某個秘密。
而什麼秘密,又能夠讓人冒著巨大風險殺光一群穿著制服的玄衣衛?
泉州城地理位置特殊。
王成思來想去,除了謀反,也就只有“通倭”的可能性最大。
之前,王成在猛虎幫的倉庫搬走兩箱百鍛鐵,結果沒過多久就有倭寇襲擊了兄弟幫的倉庫。當時,王成就判斷猛虎幫幫主厲飛宇可能和倭寇有勾結,在幫倭寇走私百鍛鐵這種違禁物資。
既然厲飛宇能和倭寇勾結,這杜江乃至其背後的林淵,又有什麼不可能的?
結合麂子寨中,迫於王成威脅,董天寶曾告訴王成的資訊,更印證了這一點。
董天寶說,王父發現江海鏢局押送的一批貨物有問題,想要強行截留,這才和杜江乃至林淵發生了衝突,沒過多久,王父就出事了。
什麼貨物,能讓一名玄衣衛總旗不惜和當地數一數二的勢力硬剛?
無疑,也只有類似百鍛鐵這般走私給倭寇的違禁品。
不得不說,倭寇利用江海鏢局來走私,絕對是一個天才的想法。
要知道,在這個武道世界,江湖和朝堂並存。名義上,朝廷管著天下,連江湖也包括在內。但實際上,真正行事,卻又有潛在規則:江湖朝堂,互不干涉。
玄衣衛監管江湖,監管的也只是江湖人作奸犯科,禍及普通百姓的大案。江湖人殺江湖人,那就是江湖事了,玄衣衛並不參合。
這一點,在大昌立國之初,朝廷和江湖頂尖勢力就達成了共識。
因為普通百姓,不僅是朝廷的根基,也是江湖的根基。若放任武者依仗武力濫殺普通人,這世界早就亂了。
以武者為主的鏢局,勉強也算半個江湖勢力。涉及鏢局的事,地方衙門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通常意義的違禁品,則是朝廷規則中的違禁品。
所以,借鏢局走私違禁品,不說天衣無縫,被人發現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
原本,這一切只是王成的推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