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高林城。
此地為襄州八城最南端的城池,南臨襄水,東西為高東、高西二城。
與高林城一起呈“品”字分佈。
此二城依託北面匯入襄水的兩條河建成,河水旁邊又各有密林覆蓋的高山,都是易守難攻之地。
先前楚國大亂時,大乾新封的鎮南將軍何景輝在掌握襄州各城佈防的情況下襲城。
即便如此,還是死了兩萬多人才拿下。
戰果是大乾史無前例的大勝。
但在佔據一應先機的情況下出現這種戰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何景輝的領兵之能。
若非襄州八城盡歸於大乾,何景輝這個鎮南將軍估計要被擼下去。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
當初朝廷將其從河東調到乾南之地,為的也不是戰,而是守。
他擅長的正是守城!
更何況他也知道自己為何能成為鎮南將軍,對自己認知很清晰。
只要不出大錯,他這鎮南將軍的位置就很穩。
尤其是朝廷幾天前剛給他下了密旨,更是授予他諸多機宜。
似怕他心生他想,密旨上特意言明要他如此行事的是許良!
得知許良如此關注襄州動向,何景輝頓覺肩上壓力很大。
“許良”二字對現在的大乾邊軍來說就是保障,就是口碑。
他關注的事定然不會是小事!
尤其是朝廷給的信中重點提到了楚國可能會襲擊襄州,更是讓何景輝心生激動。
攻城略地天然處於劣勢,可守城天然佔優勢!
自得到訊息之後,何景輝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即聯絡三座城池的守將,確定統一安排、統一排程等一應事宜。
而他,也經常衣不卸甲,就在城頭附近搭了臨時大帳休息,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意外。
不出所料,自接到朝廷密旨後的第九天,高西城守將鄭摶派人來報,說是先行打探到從郢都有兩萬大楚將士自西往東進發。
這支楚軍弄的動靜不小,沿途大張旗鼓地宣揚楚國要遷都壽春的訊息,大量徵收勞工,往壽春建設新皇城。
何景輝旋即暗中命人守好高林,自己則暗中前往高西。
抵達時,正趕上鄭摶在跟傳信兵交待具體事宜。
“何將軍,您來得正好!”
鄭摶讓出主位,趕忙說明情況,“這支楚軍領兵之人是韓先雲手底下的大將,叫方平。
此前韓先雲在毗陵造反時,就是此人給他披的龍袍,深得韓先雲器重。
此番由他率領兩萬楚軍招納勞工,看來是真的要遷都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不用這麼緊張了?”
何景輝搖頭,“不得掉以輕心,密切關注這支楚軍的動向。”
鄭摶笑道:“將軍放心,末將已經命手下的將士從高西城中選了不少當地人,混跡襄水畔各個灘口充當漁夫。
各個山道也都有樵夫。
若楚國真有什麼意動,定然逃不過……”
“報——”
一道嘹亮的聲音響起。
外面快步跑來一個傳信兵。
見到鄭摶之後,他正準備開口彙報,一眼瞥見旁邊的何景輝,忽地閉嘴。
鄭摶擺手,“這位便是我大乾鎮南將軍何將軍,有話直說!”
“是,將軍!”傳信兵提高了音量,“我方探子從楚軍離開郢都變開始監視他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