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的是,周源說的對,麻雀也有明天!
……
類似的例子不多,卻在螢幕外,偶爾上演。
後臺幾個歌手,對這首歌反應不一。
鄭宇騰長出一口氣:“大流行,源兒開始做大流行了。”
謝蘭眨了眨眼:“就現場來說,有些平淡,但這首歌是走心的。能戳著一部分聽眾。”
楊明則是說:“用流行的方式來幹民謠的事,戳心窩子呢。”
羅歡已經跟著唱上了:“我飛翔在烏雲之中,你看著我無動於衷,有多少次波濤洶湧,在我,心中~”
張青歡面無表情。
很快,周源的表演結束。
現場表現的要比前兩次平靜很多。
《麻雀》這種沒有高音,主打走心的流行歌,現場反應肯定不會特別激烈。
要是都跟搖滾或者說唱似的,一個個嗨的跳起來,那才不正常。
其實《麻雀》這種歌適合細品。
歌詞講述的也是大部分的普通人,這首歌是能戳人的歌。
彈幕上這次平和很多。
大部分觀眾聽完周源唱的歌后,只評價了兩個字“好聽!”
對於一個歌曲的評價,“好聽”二字足以。
也有彈幕上人問:“周源還會彈吉他呢?彈的還挺好。”
馬上有周源粉絲回覆:“源哥哥會多種樂器,不僅會彈吉他,還會彈鋼琴,薩克斯、架子鼓、笛子也會,最擅長的還是吉他和鋼琴。可以多多關注源哥哥,他很厲害的。”
粉絲們就是抓住一切機會推銷自己的偶像。
在後臺歇了會兒,周源看時間差不多,就來到了暢聊室。
今天他來的晚,其他人已經就坐。
“源兒這首歌可以啊,也開始整上大流行了。”鄭宇騰率先開口道。
周源還沒回答,徐子陽卻開口問:“我打斷一下啊,宇騰,你說的大流行是什麼?”
謝蘭替鄭宇騰解釋:“所謂的大流行,就是針對普羅大眾的情感來創作。比如情歌,肯定不是隻寫給自己的,而是寫給一類人的,然後以流行的音樂方式演繹出來,引起共鳴,這就是大流行。”
徐子陽恍然:“又學到了點知識。”
鄭宇騰補充道:“你看像歡哥的搖滾,更多的是批判、是質疑,是態度。青歡的說唱也類似,但更多的是自我、是叛逆,這其實都相對小眾。楊明哥的民謠,也是很自我的,但他是靠自我來引發共鳴,你能理解他,就覺得民謠歌曲特別棒,你不理解,你就沉浸不去他那個情感。”
徐子陽彷彿一個學生一樣聽課。
“大流行不一樣,我寫的歌就是大流行。情歌為主,總有人談戀愛,總有人失戀,我寫的一般都是這一類的情感歌曲。只是每一首歌的角度不同,可能這一首歌寫的是高中暗戀,那一首歌寫的高中生甜蜜戀愛。”
羅歡道:“同樣的主題,不同的音樂方式帶來的感受也不同。同樣寫高中生戀愛,我跟宇騰、楊明寫出來的會完全不一樣。”
“大流行就是用最通俗的音樂,扎入你耳朵裡去,不會有特別高的技巧,但會讓你最快的記住,”謝蘭道,“拿周源舉例子,唱歌的少年是流行,但不是大流行,因為表達的比較自我。麻雀就是大流行,因為是寫給普羅大眾的。”
徐子陽說道:“那這麼說,大流行其實很有優勢,怎麼感覺很少有人寫呢?”
“因為大流行看上去好寫,但很難寫好,就跟太極拳似的,易學難精。”周源說道。
“俗唄。都覺得流行沒技巧,樂壇玩音樂的,都想證明自己厲害,都想玩不一樣的。”鄭宇騰自己說道。
楊明道:“樂壇有鄙視鏈存在,玩古典的看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看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看不起玩民謠的,玩民謠的看不起玩流行的,這些人都看不起玩說唱的,所以玩說唱的也看不起一切。”
徐子陽向張青歡求證:“青歡,真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