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少年,源哥哥好帥啊,他就是那個唱歌的少年,這首歌在寫自己~”
“我承認,低估周源了,他真會唱歌?”
“這真是周源?”
“是直播吧?沒有修音吧?沒有放錄音吧?”
……
不光是彈幕爆炸,現場的觀眾更是爆炸。
聽音樂,線上聽跟現場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節目組花幾千萬打造的音響裝置,足以讓現場每個觀眾將周源聲音的細節,聽的一清二楚。
也正因為清楚,他們才爆炸。
哪怕周源在開始演唱前,讓他們安靜聽歌,大部分人卻也沒忍住。
“周源聲音這麼好聽的?”
“他真是周源?我之前聽過他的歌,感覺他聲音不是這樣啊?”
“這節目,他不會成一匹黑馬吧?”
“靠,長那麼帥,還真會寫歌,還真會唱歌,真的假的?”
他們的討論沒持續太久,因為周源已經開始演唱第二段歌曲。
如果說第一段歌曲,是淺斟低唱,把聽眾帶入到歌曲中,第二段詞,就要豐富很多。
聲音中的情感更加充沛,演唱時,每個字的氣息都多了一層迴轉。
伴奏也不再只是簡單的鋼琴,加入了更多的樂器。
“告別了昨天,轟轟和烈烈,像一場夢就一轉眼已成雲煙~”
“未來的歲月,不管苦與甜,唯心不變沒有終點總會再見~”
這兩句詞,是周源選擇這首歌作為第一首演唱歌曲的主要原因。
過去十年他成長為頂流。
如今,是時候與過去告別,迎接未來。
不過初心不變,那就是好好搞錢。
這兩句唱完,重複了一遍副歌,這裡副歌的音樂比第一遍豐富。
周源的演唱也隨著音樂拔高了一層。
這一下,歌曲的層次感就出來了。
前後有對比,才會有層次感。
這種對比,可以是伴奏,可以是人聲,也可以是兩者結合。
《唱歌的少年》自然是兩者結合。
第二段間奏,更多的樂器加入進來,絃樂佔據了主流,顯然到了大高潮。
鏡頭此時切到了後臺還在準備出場的五位歌手,沒有露面,只有背影。
他們也在點評周源的歌曲。
“層次感出來了,周源是懂創作的。”
“我很喜歡周源那首靜止,很朋克。一直可惜這麼一個好苗子當偶像了。你看今天,看這歌,這水準,樂壇目前能超過他的不多。”
“他這首歌還行,不過太柔了,沒炸場子。”
“這歌曲處理的不錯。”
“我喜歡這首歌,想找他買版權放我專輯裡。”
幾乎每個人就一句話的點評時間,畫面重新切到了周源。
他此時已經唱到了歌曲的第三部分,這部分連續重複兩遍副歌。
特別是第二遍副歌,再次將聲音提了一級,開啟了聲音。唱live,不能收著。
“人生如花般燦爛,綻放,凋謝,”
“歲月如靜好聽瞬間,就是,永遠,”
“故事裡悲歡和離別~不停在上演,誰能夠寫一出,寫一出,寫一出~~~~~”
最後一句詞,周源張開雙手,拉開話筒,徹底放開了嗓音,將“寫一出”爆出來。
舞臺上,隨著他這句詞,燈光也全部爆開,給觀眾呈現了極佳的視聽體驗。
但周源在最高音時,突然一收,燈光也驟然收束。
他將話筒收回,再次恢復了最開始的淺斟低唱。
“唱歌的少年,已忘記時間,那麼快樂,那麼傷感,永遠~”
沒有在聲音最爆裂中收尾,而是落在了開頭之處。
輕輕柔柔,令人回味。
一直等周源演唱結束,演播現場都有些沉寂,觀眾們都還沉浸在他的歌曲中。
直到周源拿著話筒謝幕“謝謝。”
觀眾們才彷彿反應過來,送上了如雷般的掌聲。
更有粉絲大喊:“周源!周源!周源!”
主持人徐子陽走上舞臺:“好,讓我們感謝周源帶來的精彩演出。唱歌的少年,我彷彿看到了十年前在舞臺上靜靜唱歌的那個少年,也彷彿看到了千千萬萬個少年,唱著音樂夢想,憧憬著屬於自己的未來。”
“我想,在今天之前,沒有人會猜到周源能帶來這樣一首歌曲,第二位出場的歌手怕是也想不到,我很好奇他會不會有壓力,那麼他是誰呢?讓我們廣告之後,馬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