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
這是什麼?!
又是華國古老文化嗎?!
觀眾席上又是一陣交頭接耳,耳語討論著這到底是什麼。
在《少年說》這個節目名響起來的一剎那,不少場上的華國兒女已經開始血脈沸騰,
《少年說》。
乃,百年前,梁先生為了拯救處於黑暗中的華國,熱切希望“少年華國”的出現而作!
乃是,少年人的戰歌!
……
另一邊,觀眾席上。
餘希貝又穿著那身旗袍安靜坐著,不時還用一把繡扇扇著風,嘴角含著一抹淺笑,滿意地看著兩人給全場帶來的又一次驚豔。
嗯,不錯不錯。
我們華國的少年人,本就應如此。
帶著前人遺志,揮灑青春朝氣,永遠向陽而生,繼續替種花家打下新時代的路。
思及此,或許是被這撲面而來的少年之氣所感染,餘希貝拿過張潭波手裡的兩面小國旗,把它們高高舉起,讓紅色的國旗,飄揚半空。
丫的,什麼也別說了,我要為我們華國少年,搖旗吶喊助威。
餘希貝這一波操作,順帶著不少其他華國人也熱血澎湃地不行,也紛紛舉起國旗為兩位少年運動員加油。
讓這場華國運動員的少年之舞,未滑先燃。
……
冰場上,時妤扎著一頭麻花辮,穿著藍色的民國校服,略施粉黛卻也清新脫俗。
喻昕則是一身改良後的黑色中山裝考斯滕,頭髮上也只簡單的抹了點發油,鋥亮的頭髮,看起來居然有幾分精神小夥的感覺。
少年少女,就這樣於周圍的一片熱論中,面對面地靜立冰場中間,目光落於冰面。
就在眾人急得那心好似有千萬只螞蟻爬的癢癢的不行的時候,音樂響起。
同時,兩人也終於有所動作了。
在前奏響起的時候,賽場的燈光打在二人周身,時妤和喻昕各後退一步,慢慢抬起頭看著彼此,朝著對方笑著做了個拱手禮。
這一幕,讓人彷彿從少年的眉眼間窺見了百年前文人學子們的謙謙風骨。
不自覺地,全場觀眾屏住了呼吸,靜待接下來的表演。
須臾,配樂起,帶著半歌調的少年朗誦聲響起。
這是知道兩人要表演《少年說》後,張潭波連夜一個加急電話回國內,拜託顧柏景去找一個少年朗誦團,跟著配樂把《少年說》朗誦出來。
本來,張潭波是想著選一個朗誦大家的朗誦來配樂的。
但時妤卻說,大家朗誦的是會更好。
可同樣,大家的聲音會更成熟渾厚,倒不如用少年之音。
少年朗誦,雖可能帶著些稚嫩。
但,卻有著少年獨有的朝氣蓬勃,新生之氣。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忽地,此話一出,時妤和喻昕便開始牽住手,另一隻手敞開擁抱風,飛速繞圈側滑。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則國強——”
隨著朗誦速度的越來越快,時妤和喻昕也一邊滑一邊轉圈,來了個捻轉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