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香港,高樓林立。
比大陸繁華得多,綠城和這個時代的香港比起來就是一個縣城。
可是對於來自於後世的趙小海,在一線城市工作打拼過,見慣了高樓大廈林立,和燈火輝煌的霓虹夜景,現在的香港不會讓他有任何波瀾。
只是看到香港的小街道還是那麼狹窄。
趙小海則很簡單,到路邊隨手招了輛計程車,“去過海碼頭。”
此時香港九龍這邊,依舊偏老舊,香港最繁華的地方是中環,香港絕對的cbd區,與紐約曼哈頓,倫敦金融城,東京銀座,巴黎拉德芳斯齊名。
後世國內cbd區則是京城朝陽、上海陸家嘴、廣州天河。
趙小海去中環目的很簡單,買身合適衣服。
他身上的衣服,在國內絕對算時髦的了,可在香港這邊,立刻顯出土氣,香港是典型的資本社會,只認衣裳不認人,一身得體的行頭是立足的關鍵,否則不僅辦事艱難,還可能隨時被警察以形跡可疑為由查問身份證明。
趙小海想要好好待下去就必須融入這裡。
香港的過海隧道已經開通快十年,計程車其實可以直接到港島,趙小海之所以想要坐船,主要是想感受一下。
坐渡輪過海,
是很多香港電影裡的情節之一。
“嗚~!”
汽笛聲響。
趙小海踩著甲板上了碼頭,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眼看就要天黑,隨著人流來到汽車站,沒再打計程車,趙小海上了一輛雙層巴士,沒有擠在下面,而是登上二層。
雙層巴士是香港的特色名片之一,非常適合觀光遊覽香港夜景,入城後天色已黑,大樓霓虹商店招牌櫥窗亮起燈光,此時才是香港最繁華的時候。
在商場內,五顏六色的衣服掛滿了牆壁和衣架,一位頭髮梳得油光水滑的店員熱情地迎了上來。
“先生,歡迎光臨,想買點什麼呀?看您這氣質,穿我們這兒的衣服肯定合適。”
說的是英語。
媽蛋,是不是覺得老子穿的土一點就不懂英語?
老子英語也是練過的,不說多好,但是日常對話是完全沒有問題。
趙小海不易覺察的笑了笑,用英語說道。
“我買一身比較時髦的衣服,在香港能穿得出去的那種。錢我有,但是我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你滴明白?”
店員上下看了趙小海一番,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打量,但笑容依舊熱情。
“那您可算來對地方了!我們這兒的衣服都是當下最流行的款式,保證您穿上立馬煥然一新。”說著,店員從衣架上挑出一套淺灰色的西裝,搭配著一件淡藍色的襯衫和一條暗紅色的領帶,遞到趙小海面前。
“先生,您試試這套,今年最流行這種搭配,既顯得沉穩又不失時尚感。”
趙小海接過衣服,走進試衣間。
當他換上衣服,站在鏡子前的那一刻,自己像是變了一個人。
筆挺的西裝勾勒出他的身形,淡藍色襯衫與暗紅色領帶的搭配,讓他整個人看起來精神又時髦。
“先生,您穿上簡直太合適了,就像量身定製的一樣!”店員在一旁適時地誇讚道。
趙小海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心中湧起一絲自信。
買了一套合身的西服,不是什麼大牌,依舊花了一千多,又買了襯衣和皮鞋,一套衣服換下來,整個人立馬變了樣子。
穿著新衣服走出服裝店,趙小海感覺自己彷彿脫胎換骨。
但他也不敢有絲毫鬆懈,時刻提醒自己要小心謹慎,別因為一些小疏忽而引起警察的注意。
走在中環的街道上,周圍的人衣著光鮮,行色匆匆。
趙小海儘量讓自己的步伐顯得自然從容,融入這繁華都市的節奏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