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頭王

第11章 思維的差異

自從劉易提出按勞發工錢之後,他們的生活變好了不少。

沒有了監工揮舞著鞭子責罰他們,多勞多得,雖然更辛苦了,但是賺的也更多了。

能夠有閒錢給家裡的婆娘添置一身新衣,能夠讓家裡的娃子多吃一口飽飯。

他們對劉易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再加上劉易這段時間,為了拉攏礦上的人心,為今日的事情做伏筆,他也是用心良苦。

花錢請大夫免費給病了的礦工治病,允許他們每十日休息一天,還經常下令給他們改善伙食。

雖然劉管家對劉易的行為感到不滿,感覺自家少爺是婦人之仁,是在白白浪費錢糧。

有這些錢,做什麼不好,為啥要給那些臭挖礦的送好處呢?

自家老爺肯收留他們,讓他們在劉家做活,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但是,少爺堅持要做,劉管家也沒辦法。

不過劉易聽著高臺下的議論紛紛,卻是感覺自己這段時間花的錢值了,最起碼自己在這些礦工之中,有一定的威信了。

“少爺今日這是準備幹啥呀?”

“不曉得,但少爺是好人,是大善人一定不會害我們的。”

“對對對,少爺說什麼,我們聽著就是了!”

“……”

劉易嘴角微微掀起,這個時代的百姓實在是太淳樸了!

只要自己對他們釋放一點點的善意,他們就會發自內心的感激你,信任你!

只是,這個時代的統治者們卻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見人差不多到齊了,劉易清了清嗓子,將鐵皮喇叭放到自己面前,高聲說道。

“請大家靜一靜,靜一靜,我有話要對大家說!”

劉易高聲說道。

聽到劉易的話,臺下的礦工們逐漸停止了議論,紛紛看向了劉易。

面對一群人的目光,劉易卻是一點也不怯場。

他前世在學校進行學業之時,就是學校中的風雲人物,上臺演講,表演節目,主持節目,更是常有的事情。

見眾人目光看來,劉易越發鎮定,開口朗聲詢問道。

“大家都是哪裡人?”

聽到劉易的問題,高臺下的礦工紛紛開口七嘴八舌的說道。

“額家是河南的。”

“額家是鳳陽的。”

“額家是陝西的。”

“……”

臺下的礦工天南地北的哪裡都有。

劉易聽完,繼續開口詢問道。

“我還有一個問題,大家為啥會來山西?為啥要拖家帶口的離開家鄉故土,來到原平?”

聽完劉易的問題,臺下一群人卻是沒有踴躍回答,場中氣氛變得有些凝滯。

劉易的問題直擊本心,讓這些人想起了他們悲慘的過去。

中國人自古念家思鄉,更有落葉歸根的傳統,若非迫不得已,又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來到千里之外的陌生之地討生活呢。

有人聲音低沉的緩緩說道。

“我家招災了,蝗災!蝗蟲烏泱泱的過,遮住了天,太陽看不見,天都變黑了,麥苗,樹葉,青草,都被啃沒了。”

“蝗蟲過去,光禿禿的一片,賣掉了十幾畝祖田,所得也不夠一家人嚼用,不得已借了債,地主老爺催債催的緊。賣兒賣女也還不起啊!”

“不逃荒,一家人就要餓死了!”

一旁有人附和。

“額家遭了流寇,流寇來了,搶光了額家的糧食,還殺了額爹,額不跑就要被趕著去填城了。”

“俺們家的田被福王佔了去,俺爹上衙門討要說法,被活活打死,還被汙衊要行刺福王,俺家被抄家,俺只能帶著老孃和婆娘娃兒跑,俺娘在路上還病死了……”

“俺家先是遭了流寇,後來來了官兵把流寇趕跑了,但官兵比流寇還狠,俺家的房子都被燒了。”

“去年冬天蒙古韃子入寇,我家被劫掠,爹孃都死了,全家死的只剩下了俺和俺弟弟……”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