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黑市的冬天來得早,將工期延後,只會加大修路的難度,投入的時間和人力物力成本也會大大增加。
我知道你們的顧慮,糧食是農民的根本,秋收更是一年中頂頂重要的大事。
縣裡已經決定幫扶何家村,絕不會坐視不管,你們只需要每天抽調三十個壯勞力,部隊裡也會派人來幫忙的。”
村幹部一聽眼睛都亮了,再也沒了顧慮,當即應承下來。
“裴書記顧營長放心,再苦再難我也會服從組織上的安排,從明天開始何家村每家每戶都會抽調出一個壯勞力參開山修路,爭取在入冬前把大路修好。
也省得大年冬天大雪封山,整個村都被困在這個山坳坳裡貓冬。”
眾人規劃起修路的細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正午,屋外飄進了陣陣飯香味,何嬸子已經擺好午飯進來叫人。
村裡條件簡陋,兩張大長桌並在一起,放在大樹的樹蔭下,飯桌上已經擺好碗筷。
桌上的菜品並不多,量卻不少。
眾人還沒來得及客氣,就被眼前的伙食香的嚥了咽口水。
就連見慣世面的裴言和顧長庚也不得不承認,今天的伙食確實香得過分,比起京市的國營飯店也毫不遜色。
香氣霸道,顏色奶白的鯽魚豆腐湯,濃郁赤醬的滷鴨貨,燉得軟爛入味,微微辛辣的小雞燉蘑菇,色澤鮮亮的清炒時蔬。
只是聞聞香氣,便讓人食慾大作,垂涎三尺。
何大志有些驚詫地看向自己的媳婦盧翠英,村裡的幾個婆娘做飯水準他再清楚不過,可做不出這樣的席面。
村裡什麼時候來了個這麼厲害的掌勺師傅,他竟不知?
盧翠英笑著招呼眾人,“快來嚐嚐,小沈知青的廚藝可真不賴,這飯香得人直迷糊。”
大家神色有些意外,沒想到沈寧看上去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居然還會燒飯,而且廚藝還相當不錯。
裴言絲毫沒有書記架子,自然的招呼大家一起坐下,“沒想到沈知青廚藝這麼好,她人呢?怎麼不過來和我們一起吃。”
何嬸子:“她說還有點急事和姜知青一起回去了。”
幾人聞言也沒在推辭,裴言已經迫不及待的加起一雞肉,入口的瞬間就被這霸道的香氣征服了,咀嚼的速度不由得加快。
同行的宣傳幹事,嚐了一口滷鴨貨,頓時兩眼放光,配上又勁道的白麵饅頭,根本就不想說話,只想埋頭苦吃。
顧長庚盛了一碗魚湯,奶白豆腐鯽魚湯,這魚湯竟一點腥味也沒有,味道醇厚鮮美,回味無窮。
盧翠英見大家大口朵頤的模樣,就知道大家對這飯菜很是滿意,喜得合不攏嘴。
心裡不由得感慨,自從小沈知青來到何家村,這好事可是一件接一件啊。
先是受表彰,又被縣裡選定為重點扶持鄉,現在還要開始修大路了。
這小沈知青可真是何家村的小福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