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昌除了大宅門的導演兼編劇以外,還有一個身份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即第五代導演們的伯樂!
1983年,郭寶昌在廣西電影製片廠擔任藝術總監,當時的他認為國內的電影需要新生的力量和聲音,因此力排眾議,為許多剛剛進入影廠實習的年輕導演們爭取來了獨立拍攝作品的機會。
正是在他的支援下,張一謀,陳凱哥等人才有機會拍攝《黃土地》,《一個和八個》等電影,一舉奠定了第五代導演的基礎。
這些第五代的導演們自那時起就時常聽郭保昌講大宅門的故事,知道這個故事是他們這位伯樂一生的執念。
因此,在得知郭保昌終於有機會一展抱負以後,他們都自發的從全國各地趕來無錫,想透過在片中客串角色的方式表達對保爺的感激之情。
這些大導演中屬張藝謀來的最早,沒等程瑜進組就客串了大太監李蓮英一角。
而今天則是其他幾人抱團趕來大宅門劇組的日子。
“保爺,我們幾個今天這一整天的時間就交給你了,你隨便安排。”
仍舊是那間四合院的正堂,一個低音炮用他無比獨特的嗓音這般衝郭保昌開口道。
“姜聞說的對,今個你讓我們演什麼角色,怎麼拍,我們絕無二話。”
名為姜聞的低音炮身旁,坐著個濃眉毛男人,他的名字叫陳凱哥。
“我跟峮兒沒他倆那麼忙,保爺你隨便安排,有合適的角色就給我們打電話,我倆隨叫隨到。”
他們倆人開口以後,又有一人衝郭保昌開了口。
這位一臉絡腮鬍,看起來有點像老農民的中年人叫田莊壯,他口中的峮兒則是何峮,兩人也是第五代的知名導演。
“好好好”郭保昌笑的眉眼彎彎,他盯著眼前的這四個人,琢磨一下後開口道:
“這樣吧,既然你們都來了,我這邊就臨時改一改拍攝順序……小姜你和凱哥一起演個官差吧,至於莊壯跟何峮,我想到了合適的角色再通知你們行麼?”
在保爺的安排下,片場的工作人員很快送來了劇本。
陳凱哥看看薄薄的一頁紙,滿意的點了點頭:
“剛好,我這好幾年沒演戲了,給我上太多詞的我也演不明白。”
與他相對應的則是姜聞不滿的蹙了蹙眉:
“這官忒小了點,又沒有和保國的對手戲,沒什麼意思啊,演著不過癮。”
他今年五月因為執意將《鬼子來了》送往戛納參展而被上頭禁導五年。
被禁導後,他剛巧聽說郭保昌在籌備大宅門,就有心出演白景琦這個角色,跟郭保昌數次推薦過自己。
但郭保昌惦念著陳保國為了白景琦這個角色苦等了三年,因此放棄了姜文,執意將角色留給了陳寶國。
因為這一檔子事,郭保昌一聽他這吐槽就知道,這貨是在心中生起了和陳保國較勁的心思。
於是笑著開口道:
“那官大的角色倒也有,但可不是跟保國搭戲。”
“不跟保國搭戲?”姜聞歪了下頭:“他不白景琦麼?怎麼會不跟他搭戲呢?”
郭保昌於是將陳寶國少年扮相不行,故而找了程瑜演少年白景琦的事說了一遍,又特地提了他的演技好,連陳保國都挑不出錯處。
“不可能!”姜聞將一顆大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一樣:“保爺,您應該比我清楚啊,白景琦這種角色哪是新人演員能演好的?”
郭保昌的眼睛一瞪,有些不滿的開口道:
“小姜啊,你怎麼能犯那些老古板的毛病呢!我當年要是也抱著這樣的心態,覺得電影不是新人導演能拍好的,那凱哥,一某他們還能出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