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珅預感到老人家不會那麼幸運,能捱過那個嚴冬。這吃人的世界,製造出了太多的悲傷。甚至有那麼一刻,賀珅想要扭轉乾坤。
可是馬名卻咧開嘴笑道:“俺娘可好了。現在正在金湯寨,那個瓷碗都捨不得拿來用哩!”
賀珅瞬間感覺一股熱流穿過身體,他拍了拍哥哥馬成的肩膀,說道:“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待渡過河拿下內鄉縣城再說。本將軍現在命令你兄弟二人馬上登船,幫助架橋。”
馬成挺了挺身子,道了聲“得令”,與弟弟馬名一起跳上了大船。
馬成兄弟撐船工夫一流,將一條大船穩穩的停在江中供士兵打樁,沒半天橋已修成。
屯戍軍渡河後沒有急於攻城,在河邊立柵下營,同時加固加寬橋體,以讓後面輜重車隊陸續渡河。
紅巾軍估計知道了屯戍軍擁有厲害的弩機,不再輕易的靠近,只在城外遠遠的監視著屯戍軍渡河。
侯勇趁此機會,帶偵騎兵環著內鄉縣城仔細偵查一番。
“賀將軍,紅巾賊寇並未在內鄉縣外圍布兵,城牆目測一丈餘高,打造幾副登城梯就能攻上城牆。”侯勇如是說。
侯勇素來穩重,沒有把握不會輕易說出想法,看來內鄉縣內的紅巾軍並未做好充分的防禦,當初的擔憂有些多餘了。
賀珅親自去了一趟內鄉縣城,確實如侯勇所說,城外異常安靜,難道是紅巾軍見自己的軍隊兵強馬壯,畏戰?逃了?
舉目四望,內鄉城外除了幾處破茅房,四野都是空蕩蕩的麥茬地,偶爾見著幾個農戶,也是匆匆忙忙的避走。
賀珅打馬前行,遠遠繞著牆埂觀察過去,城牆北邊有一個土坡,坡上稀稀拉拉的十幾株白樺樹光丫丫的立在寒風中。
南陽府下了幾場雪,地上有數寸厚積雪,四野茫茫,並未見人行走的蹤跡。
可是賀珅心裡惴惴不安,總感覺太過於安靜了。
回到營地,賀珅組織了百戶以上軍官會議,這是屯戍軍成軍以來第一次城市攻堅戰,對所有人都是個巨大的考驗,必須慎之又慎。
此次屯戍軍幾乎是傾巢而出,賀珅以下範離、馮開鄆、史進、侯勇、王叢、高俊、趙重七、黃忠、呂昌吉共十將,連宋二孃也作為輜重隊長官隨軍出征。只留邑天雄駐守金湯寨,新近提拔的韓成駐守龍虎寨。
軍隊規模達兩千餘人,騎兵、步兵、弓弩兵三大兵種一千人,輜重一千餘人。
王叢此次領著一百火銃隊,以輜重兵的名義隱蔽參戰。這支火銃隊是屯戍軍中最燒錢的特殊兵種,王叢麾下都是從老兵中優中選優的尖兵。
為了給這支火銃兵打掩護,賀珅特意陳請豫王,調來一百多支大德盞口銃及配屬火藥。
會議定下了集中力量強攻西門,以驅散紅巾軍為目的的戰略。
並且,賀珅一改此前強硬做派,命王叢的火銃隊不必隨軍參戰,並留下呂昌吉百戶、黃忠百戶二營士兵護衛輜重營房。
馮開鄆質問賀珅,屯戍軍輜重隊本就隱藏有正兵,為何還要抽調這麼多人保護。
賀珅以初次作戰穩為上回應。
一連數日,賀珅試圖派人混入城中打探訊息都被紅巾軍發現,白白折損了幾個士兵。
屯戍軍眾將脾氣慢慢上來,整天叫嚷著再不攻城士氣要丟,人心要散。
馮開鄆找到賀珅,說時機已到,可以攻城了。
據賀珅從記憶深處挖出來的資訊所知,紅巾軍大起義第一階段,史學家重點關注東部兩淮戰場,估計是未來皇帝老朱和北系紅巾軍主力劉福通都在那兒的緣故。
而西部漢水長江中游的南陽平原、荊襄、湖廣戰場激烈程度完全不輸兩淮戰場。光是為收復地跨荊豫,控遏漢水,東西樞紐南北要衝的襄陽路(襄陽城),元廷就調集了包括諸王亦憐真班、愛因班、阿剌忒納失裡(豫王)以及中書參政、宣政院同知、荊湖北道宣慰使、河南廉訪使等高官領兵出征,最後還是沒能打下襄陽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