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一拍即合,賀珅這支“殘缺”的軍隊留鎮南陽府,原則上來說,整個南陽盆地收入了屯戍軍囊中。
屯田本是屯戍軍的老本行,而且這支軍隊大部分成員均是河南籍口,當初只是暫時編籍到延安而已,如今重回河南合情合理。
失剌把都和太不花一走,屯戍軍立即由病貓變老虎,派出騎兵四出征剿紅巾軍殘餘。
賀珅對於紅巾軍的人員構成太瞭解了,除了其中極少數骨幹成員是專業的造反份子,其他極大多數是附從的農民。
經過一月有餘的活動,屯戍軍騎兵隊幾乎跑遍了南陽盆地的村村寨寨,清剿或勸返大批附從於紅巾軍的農民。
與此同時,從陝北金湯寨的農資正源源不斷的跨越千里運送至南陽盆地。
內鄉縣是南陽府內民政力量最為完備的縣城。
賀珅專門召來鄉紳巨賈胡萬濟、梁繼業和縣丞李牧,縣尉張天和等人,宣佈他的“武裝屯田”計劃。
“鑑於戰時的特殊緣故,本將軍這個計劃原則上是軍屯。即,所有參與屯田的民戶都要聽從屯戍軍調遣,戰時為兵,閒時為農。”
賀珅特意將視線轉到胡萬濟、梁繼業二人身上:“當然,如果不願參與者,你也可以自備農資,保護自家的田畝,依例向南陽府徵繳春秋田賦。”
胡萬濟二人頓時喜形於色。
“但是,”賀珅話鋒一轉,“諸位應該也明白,沒有屯戍軍在大的層面上震懾不法之徒,任誰也不能安事農畝。”
“所以呢,就算你不參與武裝屯田,也要提供一筆巡邏費,或者也可稱之為辛勞費。本將軍說的在不在理,胡員外,梁員外?”
胡萬濟二人頓時臉色暗淡下來,合著規矩是你訂的,死活也逃不脫收保護費。
賀珅權當沒留意二人的表情,繼續說道:“關於投入與產出分配,我隨後會和李縣丞商量,畢竟父母官更具有威信,由縣衙宣佈鄉親們更願意聽從。”
賀珅這次將目光轉到李牧身上:“投入可由屯戍軍解決,那分配應該也由屯戍軍做主,原則是耕者有其田,百姓口糧必須保證。”
“唉!李丞相,這個平日裡最基本的水準,如今已是最奢侈的期望了,你做父母官的,要時刻記掛在心啊!”
李牧久為官,哪會聽不出賀珅話中之意,他馬上站起,應道:“將軍是外鄉人尤惦記黎民福祉,下官這個做父母官的,更是不敢稍怠。下官今日就保證,一定聽從將軍調遣,從速安排春耕之事。”
賀珅又望向胡、梁二人,說道:“兩位員外也不必過於憂慮,我賀珅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員外們的財物我負責保護,分文不取,義兵中屬於府上家丁佃農的,也全部回你們的田地上勞作,一個不留,但差役除外……”
賀珅想讓內鄉縣作為示範點,重啟當地的農事,必然離不開鄉紳望族的支援。他也很想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但是時機未到,才不敢觸這個雷。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武裝屯戍在內鄉縣順利啟動。
內鄉縣的武裝屯田計劃迅速產生磁吸效應。由於屯戍軍採取了雷霆手段,四出打擊紅巾殘餘,首惡者斬首示眾,極大的安撫了百姓,越來越多避兵在外的農民返回村莊,參與武裝屯田。
與此同時,鄉兵團練組織也在迅速行成。
金湯寨的築塞為城,結砦聯堡經驗也迅速在南陽盆地內全面推廣。
這個大十號的金湯寨,在荊襄戰場殺得血染江河的時候,在南陽府轄內悄然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