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士允邀請賀珅觀看鋼銃射擊實驗。
打鐵房外不遠處的一間破石屋後,是韋士允選的射擊場。
這裡擺放著各種形狀尺寸的火銃。
“將軍,這些火銃有些是依照您畫的圖紙製造出來的,有些是屬下等人試驗之後的改進品。您看這款三尺三寸長,盞口一寸,可裝填鉛丸。”
韋士允挑出一款手銃,尾銎也即是手柄為木製,藥室呈橢圓形隆起,前膛尺寸一致,膛口、中間、藥室前各有一個鐵箍紮緊膛身。
“將軍,此款是所有火銃中製造最精良的,已連射十五發彈丸而不開裂損毀。”韋士允繼續介紹道。
賀珅很想看看山長水遠跑來龍虎寨製造出來的火銃,到底提升了多少效能。
此前在金湯寨依靠純鑄造手法制造出來的火銃實在不敢恭維,那時的火銃膛徑粗糙,內徑大小不一,彈丸和膛道間隙也參差不齊。導致和韃靼人匆匆對戰時,要麼噴出一團火花,彈丸推不出,要麼彈丸太大,堵住膛道,管身炸裂傷了自己。
韋士允豎起火銃,將一支竹管的火藥從盞口倒進火銃裡,再用長木棒壓實火藥,裝入鉛丸,將火銃放在木架上。
完成了裝填,韋士允問道:“將軍,可以點火了,請後退幾步。”
賀珅點頭示意可以點火。
麻繩捻成的引線冒著白煙,燒進了藥室,“嘭”的一聲巨響,盞口閃起一團火光,十幾米遠的岩石被鉛丸擊得碎屑紛飛。
韋士允顯然對這款火銃非常滿意,興奮說道:“將軍,這杆火銃,哪怕敵軍身穿重甲,也抵擋不住了!”
賀珅微笑著點了點頭。
老實說,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他們能打造出鋼質火銃,已是劃時代的成就。但是放到賀珅的眼裡,還是有很大的遺憾。
一直縈繞在賀珅腦子裡的滲碳和造渣劑問題總是找不到突破,更為複雜的脫硫脫磷等技術課題更是無從下手。
賀珅召集韋士允、周懷、齊田三人計議了好幾回。賀珅的思路是由簡入繁,後世工業革命是靠全人類數百年智慧才推動的,自己只是初窺門徑,還沒能耐把天給掀了。
鍊鐵爐的膛溫問題比較好解決,賀珅讓工匠鑿石磨,利用水車驅動,把黑石脂全部研磨成粉,改進風箱把黑石脂粉吹進爐膛提高煅燒溫度。
造渣劑是鍊鋼時排除雜質的關鍵材料,賀珅只記起有石灰石、白雲石、鋁礬土、鎂粉等幾樣材料,而材料之間的配比則完全還給老師了。
就算記得配比,在這個世界裡讓他去哪裡找白雲石,鋁礬土之類的礦物。
賀珅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最好找也是含量最大的石灰石作為造渣劑。
另外滲碳脫碳這些工藝標準,賀珅更是無從下手。反而韋士允長期鍊鐵,積累出了經驗,能夠控制鋼的含碳量。
此外還有水車傳送功率損失,胎模強度提升等等一大堆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此一來,賀珅又把參與打造火銃的工匠發條上滿,動力滿滿。
賀珅晚上又見到了那個巨大的腦袋,那個人相貌變幻不定,窺不清容貌,他伸出巨手,抓起一把白色的粉末,粉末從他指尖不停滲漏。
賀珅疑惑道:“你是說手握不住沙麼?”
巨大腦袋沒有說話,突然張開手掌,粉末漫天飛舞而來。
賀珅突然驚醒,身邊寂靜無聲,又是南柯一夢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