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叔,好久不見。”
趙久很是激動,千言萬語就化作了一個擁抱。
“將軍,您總算回來了。”
“是啊,這次我不走了,就跟在久叔身後,幫久叔挖土施肥。”
“你小子……”趙久又是激動,又是感慨。
蒲壩距離雲崖城有差不多四十來裡地,距離最前線差不多相距七十來裡。這裡距離長安更近。
前些年連年的災荒迫使不少人流離失所,後來趙景明相中了這片好地方,帶上了夏韻提供的種子和肥料,讓趙久叔帶著一批人馬在這裡深耕。
時間過去有一年半了,這裡和記憶中的風景已經換了天地。原本的荒地已經開墾出來了,地裡種的高粱熟了,玉米也已經收割完畢了。
叔侄倆一路走,趙久一路為趙景明介紹:“今年咱們的玉米收了五千斤,等到這批高粱下來了,怕是也有三五千斤的樣子。”
“這些糧食要養活一支十萬人馬的軍隊只怕還是缺了些。”
“那也比以前好了許多。按照您給的書上介紹,咱們將玉米稈已經打成了粗飼料,這樣馬匹的草料也得到了解決。”
玉米是這個時代原本沒有的作物,要不是夏韻投送,他們壓根也不會耕種。
“口袋裡有糧,心裡不慌。將士們吃飽了才有力氣打仗,才能讓烏靈人不進犯我大齊的領土。”
“只是收了那麼多以前咱們沒見過的糧食,還不知道怎麼用。”
“書上有記載嗎?”
“翻遍好了些書也沒什麼記錄。”
趙景明想想他在那個時空裡吃過的東西,想到了早上曾吃過黃色的饅頭,鬆鬆軟軟和白饅頭差不多的口感,還喝過鮮玉米和排骨一起燉的湯,味道那叫一個鮮美。
“我看也不難,和小麥一樣拿到磨坊裡磨了細面,做出來的食物不就和小麥一樣麼?”
“我們也做過,只是做出來的東西口感不怎麼好,好些人都不樂意吃。”
趙景明心道不可能,他明明吃過的,從味道到口感和一般的饅頭無異,甚至還有些香甜的味道。
“除了玉米,還有即將收穫的紅薯、土豆,種類雖然豐富,但下來還真不知道該如何食用。”
趙景明道:“沒事,回頭我問問她。”
中秋已經到來了,趙久和幾個小兵們把酒言歡好不愜意。
趙景明卻滴酒未沾,他避了眾人,獨自坐到了矮牆上看著天空的月亮發呆。
這邊的月色果然更加皎潔,沒有那些絢爛的燈火,沒有矗立的高樓,也沒有喧囂的鬧市。一切都顯得安靜極了。
趙景明想到什麼,他鄭重地從懷裡取出了一件東西,在月色下仔細看了起來。
那是殺青當天,夏韻與他的一張拍立得的合照。
夏韻捧著一束鮮花,趙景明的戲服都沒有脫。他臉上的表情有些彆扭,當時的他並不怎麼習慣照相。
回來這麼久了,他沒有再去那邊看望過她,也不知她最近怎樣,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