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她認同地點了點頭,說:“你說得沒錯,一個營生也是一個營生,即使賺的不多,但至少也能賺一點,總好過我們待在這裡碌碌無為。”
而且燒烤這種東西肯定是熟能生巧,每日做才能精進自己的燒烤廚藝,若是一直放著不弄,怕是到時候去縣城裡也會變得糟糕。
還是得繼續做!
想法定了,第二天早上便又繼續收食材去了。
至於那豬肉鋪老闆所說的牛羊肉她也去看了眼,可惜去得太晚,最終什麼肉都沒買到,只看到了一地血水。
連多大的牛羊都不知道。
元宵節也叫花燈節,在這個時候燈籠就成為了最好的產業。
大概是在早上的時候,就有人推著自家所做的花燈出來售賣了。
有用竹子簡單編織而成的,是那種所處可見的尋常燈籠,也有些是在燈籠的紙上畫了一些畫,又或者是貼了一些剛開的野花。
冬天的時候幾乎萬物枯萎,如今這新鮮的野花可謂是給眾人帶來了一絲慰藉,所以買的人還不少。
關於可買的食材也不多,甚至比昨天還要少一點。
裴山揹著並不算重的食材開始苦惱了,“就這麼點東西,晚上只怕是一會兒就賣完了,看來今天是賺不了多少錢了,娘不如再想些其他的法子。”
“我是有些想法的。”沈春梅一直不覺得食材少是個問題,轉身直接進了一家雜貨鋪。
簡單挑選了一些糯米粉,以及糖還有一些價格昂貴的乾果。
裴山看到這些東西,瞬間就猜到了沈春梅的想法,“娘不會是想要做湯圓吧?”
“除了湯圓還可以做糯米餈耙。”沈春梅笑著說:“你不是說咱們賣的東西太少了嗎?那我就多賣一些種類。”
“今天這個節日,大概所有人都會自己做湯圓的,娘確定這個能賣出去嗎?”裴山不只不確定,還有些擔心,“如果賣不出去的話,這些東西不就爛在咱們的手裡?”
沈春梅一臉無所謂,“這些東西我們又不是用不著,爛就爛吧。”
沒人買湯圓,她就自個兒吃。
就不信能浪費到哪兒去。
裴山張了張口,到底也沒有說出其他的話了。
娘說的話一點錯也沒有,這些東西總歸是需要的。
但是……
他掂量一下背上的東西,“咱好像沒有像模像樣的,可以擺湯圓的攤子。”
沈春梅,“……”
確實是個難題。
那她不賣煮好的湯圓,這不就完了?
餈粑在家裡做好再運送出去賣不就得了?
要知道,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將東西買回去,沈春梅就著手開始準備晚上的食材。
裴山坐在凳子上,一邊穿串一邊說:“這元宵佳節本來應該全家團圓的日子,咱們居然跟大哥他們分開。”
“還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回,突然間覺得有些不太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