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掛像在正中,菩薩在東,財神在西。
只不過,李秋生他們家的族譜掛像得供奉在大伯家裡,李秋生跟三叔家就不能再供奉了,只需供奉財神和菩薩便好。
另外,在院子的南牆根兒那,還要供奉天宮牌位,灶臺上方供奉灶神牌位。
李秋生就跟李冬霞兩人一塊把掛像、供桌都佈置好。
供品就簡單的放了點糖果、瓜子、雞蛋、香腸,再倒上兩杯酒。
一會兒蒸好米飯,就再放上幾碗米飯。
話說這年頭兒,家裡能拿米飯上供的人家,也不多。
像大伯他們家裡,就弄點雜糧飯上供。
那雜糧飯裡邊就是高粱、玉米碴、豆渣、地瓜,再放上一點小米和大米。
一鍋蒸出來。
下去個幾十年,這樣一碗雜糧飯,那肯定很受歡迎,比白米飯可強多了。
但是這年頭兒,白米飯才是稀罕物。
李冬霞為啥巴巴的跑到他家來?還不是為了那一口白米飯?
那雜糧飯她實在是吃夠了。
兩人將供桌布置好了,李冬生這邊也打好漿糊了。
盛出漿糊來,三人便到外面貼春聯。
所有的門窗都要貼。
窗稜的上面要貼上橫批,什麼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財源滾滾之類的。
屋門上要貼上福字。
然後大門上左右兩邊貼春聯,門框上面貼橫批和福字。
另外,正對大門口的對面屋牆上,還要貼上出門見喜。
三個人,李秋生負責貼,李冬霞負責刷漿糊,李冬生就將刷好漿糊的春聯遞給李秋生,再幫李秋生扶著點梯子。
沒用多長時間,便貼完了。
然後李冬霞跟李冬生兩人,就眼巴巴的瞅著李秋生。
李秋生無奈說了句:“中午是燉羊肉還是燉排骨?”
“排骨。”李冬生說道。
“羊肉。”李冬霞說道。
“昨天剛吃了羊肉,今天吃排骨吧。”李冬生說道。
“你吃了,我沒吃。”李冬霞說道。
“誰讓你沒來的?”李冬生說道。
“你們都不叫我,我哪知道你們在這兒偷吃羊肉啊?”李冬霞說道。
眼看著這倆人又要吵起來,李秋生只得說道:“打住,打住,那中午就燉點排骨吧,晚上再燉點羊肉,拿去大伯家吃。”
三十晚上這一頓,他們一大家子都要去大伯家吃飯的。
當然,三叔每次去,都不會空著手。
一般都會帶點酒肉過去。
李秋生之前窮的叮噹響,而且,他的工錢和每年的麵粉都在大伯手裡,所以他都是空著手去大伯家吃這頓年夜飯的。
沒少聽大伯母陰陽怪氣的嘮叨。
今年,就帶點羊肉過去吧。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族譜在大伯家供著,而他老爸的名字也在族譜上供著,李秋生才不去大伯家吃這頓年夜飯呢。
自己在家裡吃多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