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空間物資回到年代

第379章 生產計劃

“哪是我?”

趙宏兵搖頭,“是我隊長的司知青,去年我們隊上老鼠也鬧得厲害,當時是委託她去縣裡找那位獸醫院士幫忙來著。”

“原本也沒想著這事兒能成,就是過去碰碰運氣,哪承想最後還就真成了?也是從那回,這司知青就得那位院士的青睞,蘑菇就是靠她指點的司知青,這回要辦這個兔子養殖場,裡面八成也有那位院士的功勞。”

“有這事兒你怎麼不早說?之前是我錯怪你了。”

“行了吧,認識多少年了說這個話。”

趙宏兵癟嘴瞟了羅大慶一眼,有些受不了羅大慶這樣:

“不過話說回來,以後你還是得多盯著點!別人沒事,我就怕那個胡寶瓶,到時候說一套做一套。”

“放心吧!”

“那我回去了,在隊裡等你訊息啊!”

“行,去吧!我也走一趟公社去。”

兩位好友揮手告別,各自忙碌正事去。

趙宏兵返回生產隊,羅大慶則是去了公社,他去公社不光是找公社幹部把這件事過明路,更有其他事情的考量在。

比如現在是三隊著手養兔子。

以後一隊,二隊,四隊,也都會跟著養,兔子得吃口糧吧?

草料或者飼料,光靠草料的話,幾個生產隊附近的野草也禁不住吃,還得想想別的辦法才行。

羅大慶邊走邊思忖,一路上神叨叨的。

時間流逝,很快兩天過去,受羅大慶的點撥,在那天開完會的第二天,另外三個生產隊就陸續組織人手動員過來三隊這邊,都是過來的幫忙的。

伐木的伐木,摔坯的摔坯,工作效率提高的不是一星半點,可把趙宏兵高興得不行,明裡暗裡地把司寧寧誇了又誇。

誇她出了個好主意,讓幾個生產隊的人有勁兒一起使,這才是集體暴富的捷徑!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

其他三個生產隊的壯勞力紛紛過來幫忙,還一個個的自帶口糧,不要工分,不佔三隊一分便宜,這可急壞了三隊那些原本拿著工分、時刻觀望的磨洋工們。

這些人怕比不過外人,也怕活兒被外人搶走,回頭有好事隊長不帶他們玩了,登時一個個的,也都牟足了勁兒的幹。

而在生產隊裡忙得熱火朝天,司寧寧和霍朗著手倒騰的鴨絨和兔皮也出了結果。

兔皮方便,霍朗雖然用的是比較傳統的土方子,但是成果還不錯,司寧寧覺得計算成本,以目前這個情況來說可以沿用。

而鴨絨呢,上次司寧寧從水裡撈出來的時候,還覺得有點鴨子身上那種特有的腥味,但是經過晾曬之後,那股腥味就沒有了。

她事後不放心再次試驗,取部分曬乾的鴨絨放入水中浸泡,果不其然還是會有淡淡的腥味。

司寧寧反覆用取石灰粉又浸泡的兩回,那股味道才漸漸消失。

司寧寧也在試驗之中得出結論,其實就是在清洗鴨絨的過程中,沒有徹底將鴨絨毛管中的油脂去除掉。

以至於鴨絨稍微帶點潮溼的感覺,毛管內內含的油紙就會和氧氣發生反應,滋生細菌,引發異味。

經過反覆的總結和計算,在沒有更好的方式去除腥味前,浸泡鴨絨時的水和石灰粉比例最好是3:1。

以正常洗衣服、洗澡的大木盆來衡量,就是慢慢一盆水,最少要加入八兩的石灰粉,以此類推,才能達到最好的去味、殺菌的效果。

生石灰粉接觸到水會產生熱量,在使用石灰粉達到一定數量時,就不能夠再用手去直接撩動水,或者清洗鴨絨,需要藉助其他工具,或者將盆內的水倒掉,簡單過一遍水再去用水揉搓。

司寧寧邊琢磨邊記,邊記邊改良,直到又做了兩次試驗後,確定一切印證心中所想,才將完好的方案交到趙宏兵手裡。

彼時生產隊的兔舍已經建好了大半,整體面積莫約一百四十平到一百五十平方米,牆是鄉里常見的土坯牆,為了節約成本,屋頂則選用的茅草頂。

就是加上房梁之後,搭建出屋頂的主脈絡,而後先鋪茅草,再抹黃泥,最後再在面上鋪上一層今年的新稻草。

整體雖不如瓦片那樣輕便,但冬暖夏涼的效果卻是一樣能夠達到。

屋頂的費用大部分節約下來,但是窗戶方面,考慮到敞亮和安全性,趙宏兵一分錢也沒摳搜。

不僅裝了玻璃,還花了一筆不小的錢專門從縣裡鋼鐵廠運回來一批鋼筋,在窗戶上鑲了一圈防盜護欄。

這些經費,一部分是生產隊往年多出來的公費,一部分是趙宏兵自家先掏的錢,還有一部分是趙宏兵跟大隊借的。

趙宏兵是鐵了心,非要幹出個名堂來不可。

這中間為了這事兒,陳蓮米還跟他吵了好幾架,最終還是沒能勸住。

不贊同也沒辦法了,錢借也借了,花了也花了,吵下去不是個事兒,陳蓮米只能把火往肚子裡壓,暗地裡求菩薩求老天爺保佑這事兒一定成,其他的,就也只能忍著脾氣埋頭幹活了。

場地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兔籠,除了其他幾個生產隊調動過來的人手,趙宏兵基本動員了三隊所有年輕壯勞力,伐木,車木板,搭建置物架,製作兔籠等等。

那陣子最辛苦的不是那些年輕壯勞力,而是隊裡的老弱婦孺,因為生產隊地裡的活兒,基本都落在了她們的身上。

前前後後總計忙活了近兩個月,兔舍終於完工,十多排架子先行擺進去,然後是兔籠,一個架子分三層,長兩米,上中下總計能放12個兔籠。

十多個架子,就是一百多個兔籠,但實際上,目前現有的兔子只有三十多隻,不少籠子都閒置了下來。

為了兔舍儘早走上正軌,趙宏兵跟知青點,還有隊裡幾家先前換了兔子回去的人家都事先打了招呼。

一旦家裡下了小兔子,滿十二天斷奶睜開眼睛以後,除了家裡預留的份額,其他的都送去隊裡的兔舍。

在這期間,趙宏兵在隊裡物色了幾個手腳麻利的大嫂,每天定時定點打掃兔舍。

另外又找了幾個年輕的大小夥子和大姑娘,一邊跟司寧寧取經學習怎麼照料兔子,一邊也附在巡邏兔舍,學習並實踐觀察。

趙宏兵始終覺得,年輕人的腦瓜子比他們上了年紀,又沒怎麼讀過書的人要好使得多,國家未來的發展也好,生產隊未來的前景也罷,都是離不開這些後生哥兒的。

所以在學習技術方面,趙宏兵從來不藏私,他一直都很熱衷培養人才。

這是本隊情況,而另外幾個生產隊呢?

按照事先說的那樣,羅大慶早就將公章刻好了,累積獎戳的小紅本也給各個生產隊送去了一個,之前三隊搭建兔舍,大夥兒幫忙趙宏兵都看在眼裡,因而應趙宏兵的說法,每個生產隊都給蓋了一個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