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這個由市科委和江州大學聯合舉辦的活動。
在普通學生眼中,是一個展示才華,贏取獎金和榮譽的平臺。
但在此刻的陳敘眼中,它卻可能成為一個引爆驚天巨雷的舞臺。
一個能讓李三和張副局長的罪惡,在眾目睽睽之下,無所遁形的舞臺。
這個想法一經產生,便如同燎原的野火,在他的腦海中瘋狂蔓延。
直接將證據交給紀委或市局,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高遠和南天雄的關係網,很可能會在暗中將這些證據壓下,甚至反過來調查舉報人。
但如果,能讓這些證據,以一種意外的方式,在一個公開的,備受矚目的,並且有各路媒體和領導在場的場合曝光呢?
到那時,輿論的壓力,將迫使相關部門不得不徹查此事。
即便是高遠,也很難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手遮天。
而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決賽現場,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場合。
那裡有學校領導,有市科委的官員,有投資人和企業家,甚至還會有本地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
這簡直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審判臺!
當然,這個計劃風險極高,每一步都必須經過精心的設計和偽裝。
他需要一個載體,一個能將這些敏感證據,以一種“合情合理”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的載體。
這個載體,不能是他自己,也不能是啟航科技。
他必須將自己和團隊,從這件事中完全摘除乾淨,做到真正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陳敘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啟航科技的專案計劃書上。
他那原本關於“服務於校園數字生活的綜合平臺”的構想,開始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一個更大膽,也更具偽裝性的子專案,開始在他的腦海中慢慢成型。
“陳哥,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張博的聲音打斷了陳敘的思緒。
他看到陳敘正對著專案計劃書發呆,便湊了過來。
“我在想,我們參加創業大賽的專案,是不是可以再增加一些亮點。”
陳敘收回思緒,不動聲色地說道。
“增加亮點?我們現在的點子還不夠亮嗎?”張博有些不解。
“還不夠。”陳敘搖了搖頭。
“我們的專案雖然有創意,但更多的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要想在市級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甚至引起轟動效應,我們還需要一個更具社會責任感和技術含量的爆點。”
他頓了頓,緩緩說道:
“我在想,我們啟航科技,能不能開發一款……
暫且叫它‘校園安全與輿論監督平臺’的軟體原型?”
“校園安全與輿論監督平臺?”
這個陌生的名詞,讓張博、李明和王強都愣住了。
“沒錯。”陳敘解釋道。
“它的核心功能有兩個。”
“第一,是安全預警。學生可以透過平臺,匿名舉報校園內外的各種安全隱患。
比如宿舍失竊、校園霸凌、周邊黑網咖、甚至是……一些不法分子的騷擾。”
“平臺會透過技術手段,對這些資訊進行分類、整合和風險評估,並以資料包告的形式,定期提交給學校保衛處和相關部門。”
“第二,是輿論監督。”陳敘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