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鬥術,顧名思義,是戰艦格鬥技術。
根據上面的描述。
成為了高階戰艦,自身的防禦已經非常變態。
普通的能量武器效果已經非常一般。
哪怕是吸收了整個恆星的能量作為武器進行攻擊,也不會起到多好的效果。
這就漸漸孕育出了艦鬥術這種東西。
這只是一個統稱。
艦鬥術是一整套複雜的近身攻擊體系。
一旦運轉,周圍數光年內的恆星系,都會成為他們的武器。
這些龐大物質跟能量,可以轉化成近身作戰的壓縮粒子刀。
切割對方,造成更大的傷害。
詳細看了眼這種作戰方式,感覺跟星能刀很像。
但是這種武器絕對要比星能刀更加誇張。
畢竟那可是以整個恆星作為物質能量源。
此時他手頭啟用的艦鬥術,僅僅只有一個基礎部分。
吸收恆星,組合成全新形態的遠端攻擊系統。
霍星導彈陣列系統。
該系統以恆星作為物質,能量來源。
吞噬掉一顆恆星,在需要的時候,釋放海量導彈的變態武器。
在艦鬥術中,這只是最入門級的技術。
主要用於干擾目標。
可在他看來,整個銀河系能,可以抗住這種武器攻擊的,怕是沒多少。
倒不是說它有多強。
而是那誇張的數量。
每一次釋放,都可以發射上億數量。
這種導彈陣列完全就是把物質跟能量,以虛空列印的方式製造出來,再進行發射。
持續不斷的攻擊,把整個行星犁一遍,也就只要一分鐘不到。
面對如此誇張的數量。
常規的泰坦艦隊,都可以直接用這種武器給全部摧毀。
主炮?
有這種東西還要什麼主炮。
坐在數萬公里外吃瓜看戲,靜等結果就行。
目光看向另外一項重要技術。
這項技術嚴格說來也不是武器技術。
質點系統。
這是把三維空間降維到一維質點的特殊技術。
範圍可以是整個恆星系。
把目標恆星系降維到一個點上。
這個質點可以提供整個恆星系的能源。
該系統還只是基礎裝備。
所能夠儲存的質點數量僅僅只有三個。
但是這三個恆星系所能提供的嫩狼,卻是非常龐大的。
尤其是那種巨型恆星。
在沒有了黑洞能量系統提供更多的能量支援。
這套質點系統,算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而且還有大量的恆星作為補充。
等將來變得更加高階,必然可以儲存更多質點,更高階的星體。
這一次的收穫超出想象。
剩下的武器系統就只有一個誘導能量炮。
現有不必要的武器系統,全都改成這種武器。
它的兩個有兩個。
一個是具有一定的追蹤能力。
另外一個則是射程更遠。
全都達到了一萬公里。
這也是因為他這邊整體功率輸出不夠。
否則距離還能繼續增加。
唯一的缺點就是耗能離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