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乃是天子,是不會錯的,只能是被奸臣蠱惑。
而那最大的奸臣,就是沈逾白。
必要將沈逾白狠狠清算,讓他受千刀萬剮之刑,方才能讓後世再不敢有改革之心。
待他們動手時,方才知曉沈逾白早已失蹤,而沈族始終將此訊息隱瞞了十幾年,讓他們十幾年不敢動手。
殺雞儆猴終歸要見血,縱使死了也要挖出來鞭屍。
可那位是失蹤,連屍首都找不到。
既如此,只能將“沈逾白”的名字列為禁詞,凡是有關的書籍記載盡數毀滅。
通府的“沈逾白廟”被搗毀,百姓重建,便將重建的百姓盡數抓捕入獄,再搗毀,如此反覆,直至再無人敢修廟。
如此還不夠,需得讓他遺臭萬年為好。
文人的筆桿子最是厲害,在一片倒“沈”的呼聲中,“大越亡於此人之手”、“此奸臣受凌遲之刑”等說法甚囂塵上。
首輔任扎為了穩固首輔之位,更是發出感慨:“若沈逾白還活著,必要叫他親眼看著自己的血流盡,肉餵狗。”
首輔如此態度,底下的人自是挖空心思對付那可能“早已死無葬身之地”的改革者。
“凡是奸臣所崇尚的,必是錯的。”
“凡是奸臣推廣之物,必不可用。”
制度被推翻。
學院被推垮。
女子被趕回家中。
連地上的紅薯等作物,也盡數被摧毀,不許再種植。
朝堂陷入癲狂、癱瘓。
繼元帝再無對朝堂的把控,並被人勒死於宮中。
宗室選出十一歲新帝,登基不過二十一日,被廢。
宗室選出七歲新帝,登基月餘,被廢。
五歲新帝登基,十七日後被廢。
三歲新帝登基,兩年後被廢。
一歲新帝登基,十年後,群雄並起,大越陷入大混亂時代,無休止的戰亂就此開始。
屍山、血海,足以摧毀一切。
待紛亂結束,一個王朝徹底滅亡,文化傳承中斷。
春風吹綠了大地,吹過沈家灣的後山,那處多了無數新墳。
其中一處衣冠冢旁長了棵大樹,風一吹來,樹枝搖曳,仿若在為春風歡呼。
風吹進褚家村,吹過村口斑駁的石碑上,風化了上面“褚茂業”三個字。
褚家村代代口口相傳的故事中,他們村出了位頂了不起的人物,可上天入地,為保護百姓,與妖魔戰鬥多年,最終力竭而亡。
村口老人每每講起那位了不起的人物時,村裡的孩童們便會興致勃勃地圍坐在一旁。
直到一個五六歲的幼童問:“那位了不起的人物叫什麼名字?”
老人:“喲,大名還真不記得,小名倒是好記,叫豬兒。”
“豬兒?跟我名字一樣,那也沒什麼了不起。”
那幼童爬起來:“去抓蟋蟀了!”
其他孩童紛紛起身:“我們比賽看誰抓得多。”
“肯定是我抓得最多。”
“吹牛,你從來沒贏過我!”
“我可是豬兒,是能上天入地的大人物!”
“豬兒……哈哈哈……豬兒又能有多厲害?”
“哈哈哈……豬兒是最笨的,怎麼能上天入地,故事都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