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今後,我養成了未來奸相

第367章 墓地盡出

現在更重要的,是將其他墓地也一一挖出來。

希望其他墓地也能像這個墓地一樣保持完整,讓她能知道他接下來的每一步。

九月三號,蘇錦找到了第五個墓地。

天元十一年,沈逾白任吏部左侍郎,推出官吏考核之法。凡上下官吏,均需將應辦之事寫明,註明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一本留底,一本送六科,一本呈內閣。

六部和都察院按時檢查,若未完成而不上報,論罪處罰,各機構互相監督制衡。

此法一出,官場風氣為之一新,“雖萬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

同年,棉花、各種農作物由戶部推廣。

十月八號,蘇錦找到第六個墓地。

天元十一年,沈逾白升任工部尚書,南北運河貫通,建船坊、工坊、學院。

十一月十一號,第七個墓地出現。

天元十二年,首輔秦詔歸鄉丁憂,沈逾白破例升任首輔兼戶部尚書,納女工,棉花紡織逐漸取代麻織品,入各家各戶。

削藩,節省財政支出。

十二月十九號,第八個墓地出現。

這個墓地被開啟時,讓一眾考古隊員氣惱不已。

與其他墓地不同,這個墓地是空的。

只有石門上記載著時間為天元十五年,首輔沈逾白之墓。

“該死的盜墓賊!竟然把墓地都盜空了!”

考古人員氣得破口大罵。

這些盜墓賊為了一己之私,卻不知道這樣一個墓地被盜,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原來興致勃勃前來的眾人,此時失望至極,當然氣憤不已。

蘇錦拿著手電筒在牆上一一照過去,將整個墓地轉了一圈,她回來才道:“這個墓地應該沒有修建完,牆上連壁畫都沒有。”

眾考古人員紛紛去看,果然跟以前的墓地截然不同。

彷彿只是剛修建起來就被放棄了。

“為什麼不修建完?難道這個時候他已經被行刑了?”

一個人的聲音響起,場中為之一靜。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人小聲道:“他的改革還是失敗了……”

聲音在空蕩蕩的墓地裡來回飄蕩,久久不散。

眾人都是面露不忍。

如果說以前他們因為野史的記載,導致他們認為沈逾白是一個只知玩弄權術的奸臣,隨著墓地一個個被髮掘,他們知道這是一位改革家,是一位真正在為民與整個官紳階級抗爭的勇士。

可是這樣的抗爭是極難的,從古至今沒幾個人成功,就算一時成功,譬如明朝的張居正,在身死之後也落得被清算的下場。

何況這位比張居正的改革更徹底,會受到的反抗只會更激烈。

卷軸裡一共只標註了八個墓地,這就是最後一個。

屬於一代權臣光輝的一生就此結束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