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朔日,沈盈舒早早從師姐處打探到訊息,今天是掌院真人講道,不由一臉喜色。
“太好了,玉骨上人所述易理晦澀難懂,洪上人所論更是於我等雜役弟子無益,唯有掌院真人講道深入淺出,易於理解。
幼菱,走走走,我們得早些去才好,沒得前排的位置被佔光了!”
自得知修仙者對待他們這些凡人雜役的真實心思後,江幼菱對於這每月朔望之日的講道,也不太熱衷了。
只是眾皆推崇,她貿然不去反倒扎眼,索性去罷。
兩人匆匆趕至講道堂,不時有人向江幼菱投來好奇的目光。
“她就是那位當眾頂撞洪上人的新弟子?”
有人嗤笑著回話,“愣頭青罷了,聽說前陣子被罰去丹陽山,吃了好些苦頭呢。”
“此事倒也不能全怪這位師妹……實在是洪上師忒不講理了些……”
伴隨著掌院真人的踏入,周遭的議論聲為之一靜,隨即響起此起彼伏的問候聲。
清微子右手抬起,虛虛往下一按,便止住了這滿室喧囂。
“上回我們將了《養氣初接》、炁之來源和十二經脈,今日我便來講講,這十二經脈貫通之後,營衛分流之法!”
眾弟子皆傾耳聆聽,清微子目光在江幼菱手上停頓片刻,隨即廣袖一展。
伴隨著他的動作,空中忽現兩道流光:一赤一白,如蛟龍般交織遊走。
“營氣屬陰,如溪潤脈;衛氣屬陽,似火淬形。二者同源而異流,修士需明其分合之機。”
清微子一邊解說,一邊指著空中兩道遊走的流光道。
“這白色的便是營氣,赤色的便是衛氣。若只通經脈而不曉分流,便似這二氣混混,不可辨也。”
隨著他話音落下,營衛二氣忽然撞在一起,融為了一體。
“唯有使得營衛二氣分流,營氣潤髒,衛氣淬體,待時機成熟,方可感應先天一炁,將之接引入體……”
有弟子忍不住蹙眉,“好難啊,我入門三載,不過通了兩條經脈,想要將剩餘經脈打通,使營衛二氣分流,接引靈氣入體,還不知要耗費多少光陰!”
“覺得修行太慢了,可以多買點丹藥吃啊,或是直接用靈石修煉,讓身體提前適應。”
“每月月俸就那麼一點,實在不夠用……真羨慕那些身具靈根者,直接呼吸吐納就能吸收靈氣,唉!”
清微子將眾人話語停在耳裡,溫聲道。
“修行之路,本就漫長艱難。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何必與他人比較?靈根天賦固然重要,但道心堅定更為關鍵。”
他目光掃過眾弟子,繼續道,“經脈貫通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恆。今日不通,明日再練;今年不成,來年再試。修行如滴水穿石,貴在堅持。
至於丹藥靈石,終究是外物。根基不穩,縱有靈藥相助,也是空中樓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是正道。
修行不在快慢,而在是否走對了路。只要方向正確,慢些又何妨?終有抵達的一日。”
眾弟子紛紛頷首,將這番話奉為圭臬。
心志稍有動搖者,更是自慚不已。
若是不明真相,江幼菱也會被這番話給騙了去。
畢竟她區區凡人,有機會窺見大道已是萬幸,又怎會得知,這慈眉善目的仙翁所傳道法,竟是蓄意而為的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