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曹文斌點頭,“甚至還有人主動來補登記,說以前漏了人,現在能上名了。”
“圖律在百姓眼裡,已經成了‘正道’。咱不能讓這條路斷了。”
“那就別廢話。”陳漸站起身,“明天起,三冊制度全面推廣。”
“你們三個分頭搞:李桃抓兵冊,曹雪盯糧冊,老曹你帶人盯戶籍。三天一稽核,一月一匯總。”
“我不管你們過程怎麼搞,只要最後這三本冊子能擺上正案堂的堂桌。”
“擺得明明白白,誰都能看,誰都能查,誰都敢翻。”
李桃吹了聲口哨:“你這是打算做個透明衙門?”
“做不了透明,就別做。”陳漸冷笑,“長陽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誰都能來騎兩腳的地方了。”
“這圖律,不光要審人,還得讓人信。”
“要是連自己賬都理不清,那還審什麼?”
——
三日後,長陽街頭巷尾開始貼出新告示:
【圖律三冊·初令:自即日起,凡三千營兵士、圖律堂吏、長陽百姓,皆須按號入冊。三冊掛於正案堂右堂公開,百姓可查、可問、可舉。凡故意隱瞞、毀損、篡改者,罪加一等。】
百姓看完之後,議論紛紛。
“這不就等於,誰也藏不住了?”
“對啊,從此以後死了人、丟了東西,不怕沒人管,就怕你不報。”
“我聽說連俺家那條街的王三瘸都登記上了,說是‘街坊廢役一人,不能徵兵’,嘖嘖……”
“圖主這是玩真的啊。”
堂內,三本冊子並列擺在石案上。
案前牌匾上寫著:正案三紀。
陳漸看著牌子,沉默了一會兒,說了句:“這仨玩意兒,遲早比我管用。”
李桃在旁邊咧嘴一笑:“那不挺好嗎?以後你真掛了,也不用怕別人亂改你的事。”
“你咒我?”
“我誇你。”
“……滾。”
三冊剛鋪下去,圖律堂這邊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京裡的人就到了。
這回沒打招呼,連封信都沒帶,乾脆利落,一匹快馬衝進西門,馬蹄都快踩斷了。
來人是個錦衣小官,腰裡掛著朝廷使節腰牌,胸口繡著飛魚標,還特意帶了兩名“監察史隨員”跟著,擺明了不是來問好,是來找事的。
剛進正案堂門口,守衛一看那身打扮就皺眉:“你哪的?”
那人一抖腰牌:“文昌都察院副使夏得仁,奉旨監察長陽圖律行事,圖主可在?”
“你誰啊?”李桃扛著刀從堂後頭走出來,剛從兵營練刀回來,身上還帶著一股汗味,一臉不爽,“你找誰?”
“找圖主陳漸。”那夏得仁鼻孔沖天,“我是奉了太后的懿旨——”
“懿你個頭。”李桃一把拎過他胸前的飛魚繡,拎起來看了一眼,“你這身破皮子還是去年款呢,太后今年改鳳紋了,你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