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卷王:開局造出四大發明

第162章 東廠舊井屍案

“我這段日子翻出來的‘假案’、‘雙稅’、‘空戶’,加起來能編出三部狗血話本子。”

“還有人給死了五年的牛辦糧卡的,我他孃的都想給它立塊碑。”

陳漸看著她塞過來的卷宗,嘆了口氣:“這世道,不翻就全爛在地裡了。”

封完這些舊衙,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新的,誰來做?

不能讓圖案堂天天收民事案子,那也得癱。

於是陳漸一口氣設了三個新衙:

圖民署,管戶籍登記、婚配田契。

圖律司,管訴訟、調解、小案審斷。

圖倉坊,管糧分、工匠、物資流通。

這些衙門不再世襲,不歸鄉老,直接歸圖案堂調任,每半年換人,卷宗備查。

這制度一出,底層百姓拍手叫好。

而長陽原本那些靠“衙門”吃飯的老吏,一夜之間失了飯碗。

也有人偷偷跑來找陳漸,說自己家世代吏戶,可不可以破例。

陳漸問他:“你家幹了多少年?”

那人挺直腰桿:“三代。”

陳漸嗯了一聲:“那就三代都錯。”

“你錯三代,還不該斷嗎?”

那人灰溜溜地走了。

李桃樂了:“你這嘴,真是專砸他們的臉。”

“得砸。”陳漸說,“不砸,他們不知道換新的是腦子,不是牌匾。”

到了月底,圖民署已經接收全城三分之一戶籍,圖律司一天三十案,圖倉坊糧分快馬排程,比以前快了三倍。

百姓說:

“從前告狀要過十道門,現在只要打個鼓。”

“從前種田得先請示糧官,現在一份登記直接領種子。”

“從前被人打了,只能賠錢了事,現在真有人審。”

圖制,開始落地了。

不是光寫在紙上,是能讓人看見、摸得著、能過日子的。

陳漸坐在堂後,看著月光落進窗子,手裡翻著一張新寫的名字。

他嘆了口氣:“這才剛開始。”

李桃靠在門口,“那你打算什麼時候結束?”

“等他們不再怕我是誰,而是信這規矩。”

“什麼時候沒人再靠著我撐腰,這圖制才真成了。”

她摸了摸火銃:“等你真想卸這身擔子的時候,別忘了說一聲。”

“我好歹提前請個假。”

陳漸笑了,沒說話。

但那一刻,他心裡其實已經想明白了:

哪有什麼圖主不圖權的。

只不過,誰來替你接住這個攤子,才是下一個問題。

正案堂的事剛穩兩天,東邊老城區就出事了。

那天是個陰天,天一早就壓著雲,像個憋了一整晚的老頭咳不出來的痰,沉得人喘不過氣來。

街口一個正在修地窖的磚匠,挖著挖著,鏟頭磕了一下,咣噹一聲響。

“下面有空洞!”

旁邊搭把手的老工聽到聲音,趕緊過去扒了幾鏟,一剷土下去,一股怪味就衝了出來。

“娘咧,是屍臭!”

幾個幹活的當場就跳了出去。

有人飛快地衝到巡防處報信,話都說不利索:“地……地底下挖出一堆骨頭,還是綁著的!”

正案堂當天就封了那片老街,陳漸親自帶人去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