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

第34章 東征之請

“自籌錢糧”的誘惑……

太子“主動避嫌”的姿態……

每一個,都讓他難以拒絕。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侯君集和長孫無忌,又看了看那些同樣準備出列反對的官員,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他想從自己這個兒子的臉上,看出哪怕一絲一毫的隱藏的野心。

但是,他失敗了。

李承乾的臉上,只有一片坦蕩。

那是一種純粹的,渴望為國建功,為父分憂的,赤子之心。

(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諸位愛卿的擔憂,朕,都明白。”

良久,李世民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但,太子奏疏中所言,亦不無道理。”

“我李家兒郎,生於馬上,長於軍旅。太子身為儲君,若不知兵事,不懂戰陣,將來,又如何能統御我大唐百萬雄師,威服四海?”

“朕以為,讓太子,去邊關歷練一番,亦是好事。”

他先是定下了一個基調——可以去。

侯君集和長孫無忌的心,都沉了下去。

“不過,”李世民話鋒一轉,“太子畢竟年輕,驟然擔此大任,朕,也不放心。”

他的目光,轉向了兵部尚書侯君集。

“侯君集。”

“臣在!”

“朕,命你為‘東征先鋒營’之副帥!替朕,也替太子,掌管全軍之兵馬排程與戰術謀劃!凡有戰事,你可相機決斷,不必事事請示太子!”

他又看向了英國公,李勣。

“李勣。”

“臣在!”

“朕,命你為行軍長史!負責全軍之後勤、糧草、以及……監察之責!軍中任何異動,你,都可直接向朕彙報!”

一石二鳥!

分權制衡!

李世民這一手,玩得是爐火純青!

他同意了太子的請求,滿足了太子的“忠心”。

但同時,他又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兩位大將,一個侯君集(雖然歷史上他後來反了,但此時仍是李世民的心腹),一個李勣,如同兩把巨大的鉗子,死死地,鉗住了太子伸向兵權的手!

一個管“兵”,一個管“糧”和“監察”。

太子這個“主帥”,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已經被徹底地架空了!

他可以去鍍金,可以去撈取名望,但想要真正地,掌控這支軍隊?

門都沒有!

李世民做完這一切,才好整以暇地,看向李承乾,用一種“慈愛”的語氣問道:

“承乾,朕為你,派了兩位沙場宿將,輔佐於你。”

“如此,你可還有信心,為朕,拿下遼東?”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他們想看看,這位太子的“陽謀”,被陛下用更老辣的“陽謀”給破解之後,會是怎樣一副表情。

然而,李承乾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失望與不甘。

反而,露出了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立刻對著李世民,重重叩首!

“父皇聖明!”

“有侯將軍與李將軍,兩位軍中柱石輔佐,兒臣,如虎添翼!此戰,必勝!”

“兒臣,謝父皇天恩!”

他那副感激涕零的模樣,真誠到,連長孫無忌,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難道,太子他……真的只是想去歷練一番,並無掌控兵權之心?

只有李承乾自己知道。

父皇的這番佈置,非但沒有讓他感到棘手。

反而……正中他的下懷!

他,真的只是想去掌控一支軍隊嗎?

不。

他的目標,從一開始,就不是那區區幾萬人的“先鋒營”。

而是利用這場戰爭,去接觸,去影響,去收服整個大唐北方邊軍,那數十萬的百戰雄師!

侯君集?李勣?

是父皇派來監視自己的嗎?

不。

在李承乾的眼中,這兩人只是自己未來,用來撬動整個大唐軍方的最重要的槓桿而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