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著兩位大臣那義憤填膺的模樣,神情依舊平靜。
他緩緩說道:“孤,若將此賬本,直接呈於父皇面前。父皇,會如何做?”
馬周不假思索地答道:“陛下必將震怒!而後,下令三司會審,將崔氏主犯,一一問斬!”
“然後呢?”李承乾反問道。
“然後?”馬週一愣。
“然後,”李承乾的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嘲諷,“然後,父皇會為了‘安撫’天下士林之心,對那些涉案不深的崔氏旁支,以及那些與崔氏有牽連的官員,從輕發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最終,清河崔氏,會元氣大傷,但絕不會死。”
“用不了十年,他們,便會藉著盤根錯節的人脈,死灰復燃。而我們,則會因為這次的‘大案’,而徹底站到天下所有世家的對立面,舉步維艱。”
“這,不是孤想要的。”
李綱和馬周,都沉默了。
李世民,是一位偉大的君主,但也是一個精於權衡的政治家。
他需要世家,來為他點綴太平,治理地方。
會打壓,但絕不會,徹底地,將他們一次性全部消滅。
“那……依殿下之見,該當如何?”馬周虛心求教。
李承乾緩緩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輿圖前。
他的手指,沒有點在長安,也沒有點在清河崔氏的祖地。
而是,點在了遙遠的,東北方向。
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高句麗。”
“殿下?”眾人皆是不解。
李承乾轉過身,眼中,閃爍著如同獵鷹般,銳利而又瘋狂的光芒。
“孤,不打算告狀。”
“孤,要給清河崔氏,送上一份……天大的富貴!”
他看著一臉茫然的眾人,緩緩說出了自己那個足以讓魔鬼都為之戰慄的計劃。
“馬周。”
“臣在!”
“你,以參謀司的名義,立刻起草一份奏疏,呈於父皇。”
“就說,我大唐國庫,因興修水利、改革鹽法,而日益充盈。兵強馬壯,士氣高昂。而高句麗,近年來,屢犯我遼東邊境,殺我子民,辱我天威。此等蠻夷,不教而誅!”
“故而,懇請父皇,恩准東宮,自籌錢糧,自建一軍,命名為‘東征先鋒營’,由孤,親自掛帥,先行出征,為陛下……掃平遼東,以揚我大唐國威!”
“什麼?!”
李綱和馬周,同時失聲驚呼!
殿下……殿下這是要做什麼?
竟然要主動請纓,去打高句麗?!
“而這支‘東征先鋒營’的錢糧,從何而來呢?”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微笑,目光落在了崔仁師的名字上。
“自然是,要靠我大唐的‘忠臣義士’,來鼎力支援了。”
“稱心。”
“屬下在。”
“你,親自去一趟崔府。”李承乾將那本黑色的《罪行錄》,遞給了他。
“把這份‘賬本’,給崔仁師,好好地看一看。”
“然後,再替孤,問他一句話。”
“就問他,孤這支為國出征的‘東征先鋒營’,他清河崔氏,是願意……傾家蕩產地,來贊助呢?”
“還是,願意……讓孤,拿著這份賬本,去面見父皇呢?”
“孤相信,崔大人,是個聰明人。”
“他會知道,該如何選擇。”
“是選擇破財,保全家族,並博一個‘忠君愛國,毀家紓難’的千古美名。”
“還是選擇,讓整個清河崔氏,都因為那條‘通敵’之罪,而被……滿門抄斬,夷滅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