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符籙換長生

第22章 八百銅錢祈一場雨

血水從脖頸斷處飛濺。

而後,頭顱下的餘下屍身,轟然倒下。

滾落的頭顱,嚇到了吳四。

吳四驚叫出聲,就要逃跑。

這內中的隱情,他不知道。

但他篤定,眼前這人,絕非善茬。

一劍再度揮過,不偏不倚,落在吳四後背。

吳四的身影,也緩緩倒下。

修士出手,一介凡夫,哪裡有什麼能力抵抗?

葛修士上前,試探了鼻息。

斷氣了,確實斷氣了。

一切還好,趕來的正是時候。

若是再晚些。

劉捕頭帶著吳四,折返城主府控訴,那便不好辦了。

好在,逃跑的與知道真相的,都聚在了一塊。

收拾完他們,城主大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葛修士近前,將吳四、劉捕頭的屍身,一通擺弄,造成二人互毆而死的假象。

一切處理完,葛雲坡夜中急行,回城主府覆命。

第二日,城主府出了告示,言及劉捕頭,為追尋逃跑吳四,不幸以身殉葬。

告示貼出,一眾百姓紛紛唏噓,心頭惋惜。

但唏噓、惋惜聲,只是數日。

百姓心中,劉捕頭的影子,慢慢地,也就淡了。

他也只是楓林鎮,曾經的一個捕頭。

未來楓林鎮的捕頭,還會有很多。

他不是最特別的那個。

也不會有人,一直記得,會為他樹碑立傳。

楓林鎮中的乾旱。

已經到了接近無解的地步。

自那日,一眾百姓聚集,祭祀了龍神,試圖求點雨後。

楓林鎮中乾旱,更甚以往。

誰也說不清為什麼,但事實就是如此。

百姓們在田裡種的莊稼,數月沒有雨水。

為了延續莊稼生存,百姓們往往步行十餘里,只為取點水,給莊稼灌溉。

但長途跋涉,一日往返。

就算將自己,曬得蛻了一層皮,也就只能取來幾桶水。

幾桶水,哪裡夠那一片莊稼?

莊稼喝不著水,自然沒有收成。

沒有收成,百姓自然不滿。

怨聲載道的聲音,先在楓林鎮附近的幾個村落積攢。

緊接著,負面的聲音,隨著災害越來越嚴重,逐漸向楓林鎮靠近,向鎮子席捲而來。

百姓們數次上書求助。

城主府的大門門檻,已經被百姓們的腳踩塌。

但這又有什麼用?

這是天災,非人力所能為。

這就是城主府的答案,也是極其標準的答案。

百姓們失去了信仰的靠山,對神明的信任,也漸然磨光。而後,轉為懷疑,接著是憤恨。

誰也難以想象,沒有信仰的百姓,會做出什麼事來。

失去了食物,這一自然本源。

打砸搶殺,便成了一種自然。

楓林鎮數日內,接到的,強搶富豪鄉紳的此類案件,就有十幾起。

百姓們也是實在沒辦法。

家中吃不上飯,地裡種不出糧食。

這才動了這方面的腦筋。

案件之後,鄉紳富豪團結在了一起,紛紛花錢,收買了一眾修士,替他們看家護院。

如此,百姓與鄉紳富豪的積怨,更加深化。

“唉”,一聲長長的嘆息,來自柳城主。

這楓林鎮,最近因旱災發生的事情太多。

百姓們暴亂造反的事情,已經頻頻。

若再不想些辦法,只怕這楓林鎮,真的要亂了。

他在書房來回不停地踱步,試圖尋些主意,好安撫百姓。

送往三真教高層的文書,他已經寫了十幾份,但都沒有迴音。

這教中,只怕是不想管這事。

可這事,當真是頭疼的大事。

若是能下雨,那就好了。

可惜了,那苦苦求來的那桑田桑護法,就是個擺設。

來了楓林鎮那麼久,也沒見他給百姓們,求來一滴雨。

如此廢物,也不知三真教高層,怎就如此信賴,說他一定行?

行個屁,他要行,母豬都會上樹。

許是被城主心裡罵了這許多次。

自打桑護法,進了城主府,他就一直噴嚏打個不停。

管事的恭敬,將他領到了柳城主的書房,而後叫喚了一聲,“城主大人,桑護法來了。”

說桑田,桑田就來了。也是神奇。

柳城主開啟了大門,將桑護法迎了進來。

“不知桑護法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海涵、海涵……”

“城主客氣,桑某今日前來,是想替城主分憂,解決楓林鎮乾旱之事。”

柳城主一愣,這廝竟是鐵樹開花?要主動解決旱災之事?

“願聞其詳,不知桑護法有何妙招,可解決此事?”

“桑某在教中,被尊為護法。既是護法,自然有些寶貝、法術,可替百姓求雨。”

“哦?”柳城主心喜,“沒想到桑護法,還有這本事?”

“但這些寶貝、法術,本是教中之物。借用施雨,也得講究個尊重。”

“不知桑護法此言,是何意?可是要我稟報教中,替你討個獎賞?”柳城主追問。

柳城主聽不懂,看不懂,那索性就問問。

看看他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豈敢豈敢,我桑某,不求教中獎賞。”桑田頓了頓。

“只想在這楓林鎮,搭建一座法壇,替百姓們求雨。為表對教中尊重,八百銅錢,可施雨水一刻,覆蓋十步土地。”

柳城主聽言,頓時瞠目結舌。

什麼?八百銅錢,施雨一刻?

還只能覆蓋十步的地方?

這怕不是想發國難之財?

如此行徑,果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但柳城主細細想了想。

這買賣,只怕未必會賠。

這八百銅錢,貴是貴了點。

可百姓們對雨水迫切,若是能降水到位,莊稼得到灌溉,百姓們得以生存,那自然是好的。

縱使是百姓們不願意,有這給錢就降水的買賣在,衙門也算對百姓們有了交代。

交不交得起,那是一回事。

但起碼衙門,可以算是有所作為。

而其他方面,這廝既是主動提出了這事,想來也是想借勢。

既是借勢,那事成之後,自然也會有好處。

大夥都是明白人,柳城主也不信桑護法,會做那過河拆橋的事情。

柳城主斟酌二三,點了點頭,終是應允。

“桑護法既是如此菩薩心腸,以生民立命,替我楓林鎮一眾百姓考慮,我柳某自是應允。”

“來人吶,速速將師爺與葛老叫來。”

門口一名士兵領命,急忙自院中而出,去尋人見駕。

片刻後,師爺風塵僕僕,從外邊進來,進了柳城主書房。

又過了一炷香,葛雲坡揹著寶劍,一身白袍,也進了城主的書房。

三日,只是三日。

在葛雲坡督造下,一座法壇拔地而起。

法壇起來之後,城中貼出了告示。

“諸位百姓,城主府聘請奇人異士祈雨,終於所成。今起法壇一座,祈雨之用。三日後,奇人登臺,與百姓們祈雨。八百銅錢,施雨片刻,覆蓋十步。”

訊息一經傳出,楓林鎮十里八鄉的,口耳相傳,頓時炸開了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