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又名南山,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譽。
自古,就是名士隱居之地。
“終南捷徑”一詞,便是緣此而來。
張三丰帶著張無忌和殷天正出了劍門關一路往北,朝著明教總壇的方向而去,在經過長安,便繞到終南。
之所以來這,自然是為了解決張無忌修煉九陽神功的心火弊端。
在古墓派,可是有一塊千年玄冰打造的寒冰床,正好用來中和九陽神功的問題。
終南山算不上險峻,但峰迴路轉,雲深山秀,透露著一股靈氣。
果然,是明心問道,隱居的好地方。
前世今生,張三丰也是第一次來到終南山,並不認識路。
只知道,古墓在全真教的後山。
所以,想去古墓,看來還得先去全真教。
沿著上山的路走了半個多時辰,山路漸漸險峻,又走了一陣,只見迎面一塊大岩石當道,形狀陰森可怖,自空憑臨,宛似一個老嫗彎腰俯視。
在其下,有一塊石碑,已經破碎了大半,長草遮掩,依稀露出“長春”兩個斑駁的古字。
張三丰心中一動,走過去拂草看時,碑上刻的卻是長春子丘處機的一首詩,詩云: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枉勞形。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
全真和武當都屬道教,又都是武林門派,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都是一人宗師,天下第一開宗立派。同樣收了七個弟子。都創造出了七人合擊陣法。
以張三丰如今的修為,即便是王重陽復生也不是對手,全真七子更是不值一提。不過,從這首詩來看,丘處機的武功修為雖然平平,但是道家感悟倒是頗為深刻。
百年前,王重陽創立全真教。當時的全真教香火鼎盛,聲名赫赫。在戰亂紛爭的時代,少林避禍不出,全真教一度成為天下第一大派。
只可惜,王重陽死的太早,全真教繼承王重陽抵禦韃子的遺志,捲入戰爭。如今已經是人才凋零,尤其是武道傳承更是幾盡失傳。後來有傳言,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去了華山,開創華山派。
當時的張三丰還十分年輕,武功不高,在韃子的追殺下東躲西藏,對於這段歷史並不清楚。
不過,一個莫名出現的華山派,在沒有任何高手的情況下,創立短短數十年便後居而上,成為六大門派之一。甚至在後世,還出現了風清揚這樣的劍道宗師,很顯然絕非表面那麼簡單。
看來傳言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所創,並非空穴來風。郝大通作為全真七子之一,肯定是看過先天功的,他把先天功帶到華山,也不是沒有可能。
反正,華山也是要去的。
張三丰也想看看,所謂的思過崖,是否真的藏有獨孤九劍的傳承。
當張三丰三人走上山,偌大的宮殿中,只有幾個掃撒的老道士。一眼望去,根本沒有修為,全都是普通人。
“太師傅,這裡就是能解決我修煉問題的地方嗎?怎麼看起來破破的,沒幾個人?”張無忌好奇的看著四周的道觀。
全真教雖然衰落,可百年前的道觀還在,龐大的宮殿群落鱗次櫛比,雖然很多殿宇都倒塌了,可範圍比現在的武當派還要龐大的多,足見當年的輝煌。
張三丰笑道:“這裡當年可是天下第一大派,開派祖師王重陽乃是天下第一高手,你可別小瞧了全真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