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野王忽的想起什麼,神情中閃過一絲猶豫,道:“真人,如今各地明教教眾都呼籲我父親繼任教主之位。但是,明教還有三大法王,獅王和龍王不說。青翼蝠王,和光明左使楊逍可不會同意。而且還有五散人,都是不甘屈居人下,想要一統明教,全面起義也沒那麼簡單。”
殷野王自然是希望父親能成為明教教主,可是他非常清楚明教內部,尤其是高層,簡直就是一團糟。除非是陽頂天回來,否則誰也不能服眾。
“誰不服,殺了便是!”
張三丰神情漠然,語氣淡淡的說道。
一統明教,這是大計,絕對不容任何人阻撓。
要驅除韃虜,光靠他一個人可遠遠不夠。
就算張三丰再能殺,能把韃子的高官,皇帝也殺掉。可也不能一個人滅掉一個國家。畢竟一個人的殺戮,即便殺的再多,也解救不了全天下的受苦百姓,更推翻不了這個強大的政權。
整個天下都被韃子佔據,想要改天換地,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去替代韃子朝廷。
武當派雖然不弱,可人太少,等招攬部眾,慢慢培養,少說也得十年起步。
而天底下,有如此深厚底蘊的門派,只有兩個。
那就是明教和丐幫。
丐幫雖然人多,但都是烏合之眾,難成大事。
反觀明教,不但高手眾多,還有五行旗,擅長行軍佈陣,攻城奪寨比正規軍還厲害。從來沒有哪個門派能像明教這樣擁有一支正規軍,簡直就是為造反而生。
事實上,明教也確實是為了造反而生,和歷史上的造反專業戶白蓮教極為類似。
如果不是陽頂天突然失蹤,或許明教早就反了。
只可惜,陽頂天兒女情長死的太窩囊,被活活氣死在密道之中,無人知曉,導致明教高層爭權奪利自相殘殺,把整個明教都搞得分崩離析。在原劇情中,甚至差點就被六大派給滅了。
而根本的原因,竟然是一個小小的成昆。無論是玄冥二老暗算張無忌,還是五大派逼宮張翠山,都有成昆在背後推波助瀾。根據趙敏所說,成昆自從得知張三丰要上少林後,就躲進了汝陽王府。
眼下,張三丰也不急著去找他的麻煩。
當務之急,便是要整頓明教,統一勢力,以明教教主的名義,起義造反。如今天下百姓苦韃子久矣,只要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崛起,各地必定如烈火烹油,一點就燃,從者雲集。
張三丰自然是不適合當這個教主的,但是白眉鷹王卻非常合適。
論身份,殷天正是四大法王之一。論實力,殷天正江湖一流,在明教中,也只有楊逍和他在伯仲之間,青翼蝠王,五散人都稍遜一籌。論能力,白眉鷹王能自創天鷹教,就比其他人強得多。
而張三丰自然也有私心,白眉鷹王成為明教教主,將來張無忌身負武當和明教血脈,再加上謝遜義子的身份,自然可以順理成章接管明教,掌控天下。
所以,殷天正統一明教,這是張三丰謀劃推翻韃子朝廷的關鍵一環,絕對不容有失。
誰敢阻攔,張三丰就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