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啟賢疑惑的接過了劉婉如的本子,看起了上面的分析和計算內容。
在看清本子上的內容之後,馬啟賢這才意識到,劉婉如不僅僅只是提出了這個想法而已,而是真的已經開始進行了研究。
劉婉如的這些思路確實沒有問題,只是想要真正的驗證這個猜測,肯定是需要透過計算機來進行輔助計算的。
畢竟像這種計算量非常大的統計學問題,僅僅依靠徒手計算,肯定是無法行得通的。
“婉如,我看了一下你寫的這些過程,確實是一個可以嘗試的研究方向。你的這個KL散度表達是非常準確的,基本上就剩計算的問題了。之後我可以按照你的這個公式幫你用計算機跑一下,很快就可以得到計算結果的。”
“馬教授,麻煩您再看一下後面一頁的內容。”
“嗯,好。”
馬啟賢按照劉婉如的請求,繼續將本子往後翻去。
可當馬啟賢看到後面內容的時候,卻是有些疑惑的問道:
“婉如,這個是?”
“這些是前面式子的計算結果,透過這些結果,可以證明變分推斷的的確可以提升貝葉斯分位迴歸的計算效率,而且計算精確度也在一個我們能夠接受的程度之內……”
聽著劉婉如的解釋,馬啟賢卻完全不相信這個結果。
“怎麼可能?這麼大的計算量,可不是徒手計算就可以很快算出來的。計算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計算,連算十天也算不出最後的結果。”
馬啟賢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其中的計算量到底有多大,這根本就不是常人可以完成的計算。
除了計算量非常巨大之外,這裡面的計算難度也不低,只要出現哪怕一處的計算錯誤,就會導致最終的結果完全無法使用。
“馬教授,這個結果不是我算的,是另外的一個學生算出來的。包括後面的一些式子,也是由他進行補充的。但我覺得這個結果應該沒有問題,所以還希望馬教授能幫我驗證一下。”
馬啟賢重新看了一下劉婉如本子上的內容,發現的確是有兩種不同的筆跡。
從筆跡上來看,另一個學生應該是一名男生,字跡遠不像劉婉如的那麼清秀,而是顯得有些潦草。
但從這個筆跡所寫的一些式子上面,馬啟賢也能夠看出,這個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樣很強,甚至並不會遜於劉婉如。
“劉婉如,你說的另一個學生是誰?他的推導和構造也沒問題,但能算出結果確實是不太可能。”
“他叫徐宸,是奉省數競隊的。”
聽到“徐宸”這個名字,馬啟賢卻感到有些陌生,就算之前見過,應該也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但得知徐宸是奉省數競隊的事情,馬啟賢還是沒有對徐宸抱有太大的希望。
畢竟奉省只是一個競賽弱省,一年甚至都未必有一個能夠進入到國集的學生。
不過既然劉婉如對這個徐宸如此有信心,馬啟賢也還是願意幫她驗證一下這個結果。
“這樣,婉如,我回去之後,幫你用計算機跑一下,就可以知道這個結果對不對了。這幾張紙讓我拍一下吧,等有了訊息,我再跟你聯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