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改進之後的SST湍流模型方程,王志恆主要採用的是有限體積法進行求解。
有限體積法是一種基於積分形式的數值演算法,透過將計算區域劃分為不重複的一系列控制體積,並在一定時間間隔之內,將方程對空間和時間進行積分,從而計算出節點上的未知量。
這個方法的計算量的確非常巨大,就算是徐宸,也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大腦,就在短時間之內完成這些計算。
甚至為了儘快完成這些計算工作,王志恆已經動用了實驗室大部分的伺服器,就差動用超算了。
“王老師,要是能夠使用超算的話,我們的計算速度是不是可以更快許多?”
王志恆聞言也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不過以現在的這個計算量來看,還不需要派超算出馬,而且因為這個問題的特殊計算方式,現有的方法是比較合適的,如果使用超算還需要重新寫程式。
當然你也不要擔心,我們燕航是有自己的超算資源的,必要的時候,還是完全可以使用更強大的算力。”
徐宸一邊聽著王志恆的講解,一邊觀察著螢幕上的計算資料,自己的大腦也在跟著快速運轉了起來。
根據目前得到的這些計算結果來看,徐宸之前對模型引數的取值還是比較精準的,並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誤差。
當然,想要得到更為確切的結果,還需要等到這些計算工作全部都完成。
“徐宸,你也可以去羅老師那邊看看,他現在正在領著大家準備超聲速風洞實驗。”
“好的,那我也去那邊學習一下。”
徐宸對於另一邊的實驗確實也很感興趣,便按照王志恆的指引,來到了風洞實驗室。
此時此刻,羅振和實驗室的其他成員們,正在緊張的做著各項準備工作。
不過看到徐宸過來,羅振還是向徐宸點了點頭。
“徐宸,你隨便坐就好,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隨時問我們。”
經過昨天對徐宸的瞭解,羅振知道徐宸很可能是夏國航空領域的“希望之星”,這讓羅振也非常想幫助徐宸更快的成長。
當然,再怎麼說,徐宸在實驗上面的經驗肯定還是比較欠缺的,羅振也沒有指望徐宸馬上就能幫上什麼忙,在一旁先學習積累經驗就可以了。
在繼續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的時候,羅振也特意為徐宸講解一些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這次我們先要做的,是超聲速壓縮拐角實驗。我們的試件採用的是航空標準材料,按照之前計算出來的尺寸進行精確的加工。
為了保證實驗的精準程度,我們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甚至達到了微米級,從而儘量避免因為加工瑕疵而影響實驗結果……”
聽著羅振的講解,徐宸也是認真的記下了實驗中的各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