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們三人都想到了同一個方向,但徐宸還是總能夠擁有比他們更快的思路。
雖然王志恆和羅振都沒有直說什麼,可是他們心裡都不得不承認,徐宸的思維確實是太敏銳了。
只要徐宸能夠再多積累一些經驗,想象他很快就能夠航空領域上大有所為。
…………
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實驗總結之後,實驗組很快便開始了新一階段的實驗。
徐宸依然保持著比較高的實驗參與程度,每天都會在實驗室至少待上幾個小時,沒課的時候,更是可以整天都泡在實驗室裡。
而隨著實驗的繼續進行,大家也得到了更多有價值的實驗資料。
這些實驗資料很好的印證了徐宸等人的猜測,這些微小回流區的出現,的確與試件結構以及急劇的流速變化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在問題逐漸明朗之後,模型繼續最佳化的方案也變得清晰了起來。
實驗組在之前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判別和修正的函式,從而讓模型在某些極端條件下的預測能力變得更為的精準。
有了這樣的進展,最佳化後的模型已經基本達到了實驗組的要求。
在又一次的實驗總結上,王志恆也是表達出了比較樂觀的態度。
“很高興,我們在只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實驗之後,就能夠將模型最佳化到現在的程度了。當然目前這個模型依然存在著一些瑕疵,這是我們在下一個階段的實驗中,需要繼續解決的……”
這些瑕疵都不算是什麼大問題,按照王志恆的估計,最多再經歷一到兩個階段的實驗之後,這個課題就可以準備結題了。
實驗總結結束之後,徐宸過來找到了王志恆。
王志恆剛開始還以為,徐宸是不是又有了什麼新的想法。
直到徐宸開口,王志恆才知道事情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
“王老師……最近一段時間,我應該暫時不來實驗室了。”
“怎麼,最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王志恆有些急切的問道。
“沒有,就是快期末考試了,我還是得花時間準備一下。”
“哎呀,我都差點兒忘了你要期末考試的事情了,那你快回去準備吧。”
因為徐宸幾乎每天都來實驗室,在王志恆的潛意識之中,早就已經把徐宸當成研究生去對待了。
這個課題已經進入到尾聲的階段,即便徐宸暫時離開實驗室,也不會對課題的進展有太大的影響。
從實驗室出來,徐宸便思考起了有關期末考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