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宸能夠以如此小的年紀,就在這種航空領域的難題上,提出一些可以去嘗試的研究方向。
哪怕之後證明這些方向未必真的正確,這也是一件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了。
“看來,在我們夏國的航空領域,馬上就要出現一個多年一遇的天才了。”
賀輝有些惋惜,自己沒有先於王志恆發現這樣的人才,不過有這樣出色的後輩,也是值得所有夏國航空研究者去高興的事情了。
在賀輝離開之後,王志恆終於忍不住對徐宸問道:
“徐宸,你怎麼對有關SST湍流模型的知識這麼瞭解?”
之前王志恆可從來沒有和徐宸討論過這方面的話題,但徐宸就好像是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一樣,對這方面知識的瞭解程度甚至不遜於王志恆。
“之前看過一些與SST湍流模型相關的文獻,所以對這些內容還算知道一些。”
徐宸看文獻的時候,並不只是單純的去閱讀文獻之中的內容而已,而是同時在大腦中構造著相應的模型,甚至直接模擬出這些模型在各種情況下的實際表現。
正因為如此,徐宸才能夠非常準確的發現這些模型的不足之處,並且找到一些相應的改進方案。
“只是看過一些相關的文獻嗎?我感覺你就像真的做過這些研究一樣。”
王志恆自然知道,徐宸也只不過在自己的實驗室實習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已,並沒有做過與SST湍流模型相關的研究課題。
可越是如此,越是讓王志恆驚訝于徐宸的表現。
即便之前的徐宸,就已經非常讓王志恆感覺到吃驚了,可這還遠遠沒有達到徐宸真正的能力上限。
“我沒有實際做過這些研究,也只是在腦袋裡幻想了一下而已。這些資料可能會不太準確,還是得透過實驗進行驗證。”
聽徐宸提起這個,王志恆也想起徐宸之前就曾經說過,自己擁有在大腦中進行各種模擬的神奇能力。
但徐宸的大腦畢竟不是計算機,這種模擬肯定還是存在誤差的,在一些對精度要求極高的問題上,這種誤差並無法完全忽略。
“沒關係,等我們回實驗室之後,就可以對這些方向進行詳細的研究了。徐宸,要不是剛才你提出了這些想法,我恐怕都未必敢接這個研究課題。”
王志恆並沒有否認這件事情,即便徐宸現在還尚未和燕航正式簽訂保送協議,但在王志恆的心中,徐宸已經自己實驗室的重要一員了。
…………
第二天上午八點半,徐宸、王志恆、邱陽都已經來到了航展中心外的飛行表演觀看區。
雖然現在距離正式的飛行表演,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但附近已經有很多人都已經來到這裡等待了。
看著那些陳列在地面的飛機,徐宸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去看它們飛起來的樣子了。
終於,時間到了九點,本次航展的飛行表演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