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聲音就好似抽了徐階一嘴巴一般。
那庶吉士似乎也沒有料到竟鬧出這麼大動靜,但只是猶豫了片刻便繼續抬腿朝外走去。
沒有半點要給徐階面子的意思。
徐階的臉色有些難看,嚴嵩卻是心中暗喜。
“高肅卿!你往何處去?”
高拱明顯沒有料到嚴嵩這等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竟能直接叫出他的名姓。
這才轉身看著嚴嵩。
“嚴閣老,我不明白啊!”
“不明白甚?”
高拱的胸口劇烈的起伏著。
“東南的倭寇,在座諸公都知道是什麼人。”
“現如今又要靡費重金,在東南募兵……唉。”
高拱一聲嘆息繼而道:“再過二十年,東南百姓豈不是要一分為二,一半投了官軍,一半成了倭寇?”
“殺來殺去,無外乎是東南的百姓去殺另一半東南的百姓。”
“我是真的不明白啊,這樣的仗,即便是打贏了又何喜之有啊?”
徐階有些不耐煩的看著高拱詰責道:“那依你高肅卿所見,那乾脆便將江南的衛所盡數裁撤了,任由那倭寇在東南一馬平川便是為國盡忠了。”
高拱看著徐階的模樣眼睛一瞪,嘴巴張了張,最終卻是將到嘴的話給嚥了下去。
“是下官孟浪了。”
嚴嵩卻是饒有興趣的站出來打圓場道:“罷了子升。”
“肅卿初入官場,不知其中道理,莫要太過見怪了,肅卿,入座吧。”
有嚴嵩這麼一說,徐階登時便沒了二話,溫馴的像是嘉靖身邊的獅子貓一般閉上了嘴。
見所有人都沒了意見。
嚴嵩這才悠悠道:“倭寇,不可不剿,其餘庶務,自有成例,君父的旨意才是諸公你我重中之重。”
“君父的旨意既然辦好了,老夫便不留各位了。”
經嚴嵩這麼一說。
這場內閣的小會也便算是開完了。
只不過在眾人走後。
嚴嵩依舊坐在太師椅上不肯動身。
“慶兒,明歲太子出閣讀書擬添的侍講學士名單給我取來。”
嚴世蕃有些不解的看著嚴嵩,但依舊是將名單取了過來。
不待嚴世蕃細問,就見嚴嵩毫筆一抬便將名單上的一個名字抹了去,而後便添上了高拱的名字。
“爹,您怎能讓高肅卿去東宮講學?他姓高的可跟咱們不是一路人啊!”
嚴嵩不以為意道:“他高肅卿跟咱們是不是一路人不重要。”
說到這裡,嚴嵩的表情逐漸狠厲起來。
“向使有朝一日我嚴家萬劫不復,老夫也得濺他徐子升一臉血。”
自嚴嵩入閣之後,心中便有了些許不詳的預感。
自己替君父乾的髒事太多了。
你徐子升想站在幹岸上坐看雲捲雲舒?
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