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二龍不相見”的最大受益人?
顯然不是陶仲文。
因為有太多比得罪後繼之君更好的選擇了。
想到這裡,寧玦的腦海裡陡然間想起來了那部電視劇裡的“藍神仙”。
藍神仙,也就是藍道行。
這會的藍道行應當還在嶗山修煉,要到嘉靖三十一年才會入宮。
這個藍道行明顯是自己那位“恩師”徐階的人,在清流跟嚴黨鬥爭最為激烈的時候,是藍道行給了嚴嵩致命一擊,才最終導致了嚴黨的垮臺。
既然藍道行是被人故意“推薦”入宮的。
那陶仲文、邵元節……
想到這這裡,寧玦登時便想到了一個人的名字。
——夏言!
邵元節是龍虎山的道士,而夏言正是龍虎山腳下的貴溪縣人!
想到這裡,寧玦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
細細思索下來,邵元節是嘉靖三年入朝,而在同年的五月夏言丁母憂回鄉,而夏言丁憂回朝之後,已然是嘉靖七年,而後夏言一路從正七品的兵科右給事中做到禮部尚書僅用了三年時間!
嘉靖十年九月,三年前還是七品小臣的夏言,正式踏入了帝國的權力巔峰。
看著自己在紙上圈出來的這些人名。
寧玦意識到自己已經觸碰到了整個嘉靖朝真正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只要把這件事情捅出來大白於天下。
自己,必死無疑!
行宮大火,陶仲文能猜出來,太子生病,陶仲文能治好,天天算卦,還漏不了餡。
都是巧合?
巧,可太巧了。
不知不覺之間,寧玦已然出了一頭的冷汗,身形晃了晃便朝著身後的圈椅上坐了下去。
在幾乎確定了宮裡這個道士跟外廷群臣有所勾結後。
寧玦的整個思路便豁然開朗。
有人在阻止天子跟太子父子見面,即便是父子二人要見面,也只能限制在一定次數之內。
說明他們的目的,並不是真正的讓這兩條龍一面都不見,而是要攔住這父子二人長時間接觸。
藏在陶仲文後面的人是誰。
寧玦不知道。
可能是嚴嵩,也可能勳臣、后妃。
但是寧玦知道,只要自己抓著“二龍相見”這條讖語不放。
躲在這幕後的人,勢必會跳出來除掉自己!
無論是朝堂攻訐,還是派人暗殺。
寧玦都不在乎。
至於陶仲文身後的人為什麼要炮製“二龍不相見”的傳聞,寧玦也能猜出一個大概。
嘉靖謀政太過狠辣了。
他們不敢讓嘉靖親自教***,他們不會再允許大明再出現一個嘉靖和朱厚照了。
只要二龍不相見的讖語還在,將來儲君的“撫養權”實際上就是落在了文臣士大夫的手中。
他們要親手再教出一位孝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