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電影定檔的時間,王洛和老黃幾個的意見相差很大。
按照老黃的意思,就該定檔在7月4號以後,暑假正式開始的時間點。
王洛堅持要提前兩週,也就是在6月21日上映,錯開暑期上映的幾部新片。
其他的影片還好說,主要有兩部來勢洶洶。
一部是好萊塢大片《地心搶險計》,另一部是港片《新紮師妹2:美麗任務》。
王洛記憶中這兩部電影在內地的票房都沒有過千萬,實際上並不能打。
可奈何現在的院線都迷信好萊塢和港臺片,認為大製作、大明星就是票房的保障。
如果《奔跑吧,青春》和這兩部電影同時上映,用屁股想都知道,排片肯定被擠壓得所剩無幾。
誰讓《奔跑吧,青春》主打一個“三無”電影呢。
嗯,無明星,無特效,無大製作。
王洛想要自己的電影賣座,首先就要搶先上映,等好口碑發酵,才有機會逆襲票房。
而且,《奔跑吧,青春》的主要受眾就是學生和家長,只有他們產生了共鳴,才會買票進電影院觀看。
6月份高考結束,全國幾百萬高中畢業生都是他的目標客戶,能有十分之一的人去看這部電影,票房和口碑就都有了。
6月攢口碑,7月逆襲大爆發,這就是王洛的策略。
經過多次爭論後,老黃和王洛選擇了妥協,接受了李小忱的提議,定檔日期定在6月28日。
王洛之所以同意,是因為李小忱的一句話說服了他。
“6月23日到26日是高考分數查詢的時間,你把電影定在21日上映,有多少畢業生有心情去看電影?”
就這樣,定檔日期敲定,皆大歡喜……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勉強透過。
即便如此,王洛的強勢也引起有些人的不滿,私底下閒言碎語可不少,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相比而言,大家更重視另一部電影,謝東昇導演的《冬至》。
謝東昇是91屆北影導演系畢業,也是王洛的學長,這些年一直是老謀子的第一副導演。
曾參與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多部影片製作。
這樣的履歷可比只拍過兩部電視電影的李小忱,強出一大截。
呃,電視電影就是沒在大銀幕上映,直接賣給電影片道播出的電影,天然比能上電影院播放的電影矮一截。
《冬至》是謝東昇自編自導的處女作,由許亞君、秦海路、胡婧凡主演。
許亞君就是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此時人氣值可是很高的,不誇張的講把王洛這部電影裡所有人捆一塊都沒人家出名。
老許在1975年已經出道,出演的影視劇一堆,十幾年前就拿過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是第一個登上《大眾電影》雜誌封面的男演員。
那個時候他就是全國女性的男神,合作過的明星大腕數不過來,絕對的偶像加實力派。
秦海路、胡婧凡都是有實力的女演員,在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
秦海路前兩年憑一部《榴蓮飄飄》,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和最佳女主角獎、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簡直贏麻了……當然,犧牲也挺大。
胡婧凡稍遜,但也獲得過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去年出演的《小城之春》還在威尼斯電影節裡獲獎。
雖然榮譽歸導演田撞撞,但她的演技相當不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