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那位賀懸賀大夫本事如何,能得到現如今內閣首輔張閣老的賞識,想必也不是一位簡單人物。能拿到千兩銀子,是他的本事。
而且,他竟然能去掉張閣老的兩顆小痔……
那兩顆小痔他看過,雖小,卻不是那麼好去除的。那賀大夫能夠去除,必然不是等閒之輩。
但是,這次張閣老的手術,他卻不會交給那位年輕的大夫。
比起相信那位不知幾斤幾兩的賀大夫,他更願意相信自己五十年的行醫經驗。
這一千兩銀子,還是用他手裡的細刀去拿回來吧。
他目光閃爍著,看向張府的方向。
另一邊,賀懸在回到了惠民藥局以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治療惠民藥局門口排隊的病人,這些雖然都是外科病人,但不是什麼大病,大多都是剜個雞眼,點個膿瘡什麼的。
但即便如此,因為他刀法精湛,又深通病理,很快就能去除患者病處。離去的病人沒有一個不交口稱讚的。
而賀懸浪費的最多的時間,就是在等待器具消毒完成。因為他堅持每一次動手術都必須重新消毒,所以柴錢水錢廢了不少。
這些錢都由門口等待的病人分擔了。但即便如此,在惠民藥局門口排隊的人仍不見少。
當然,在賀懸等待著手術器材消毒的時候,他也等到了來自張府傳信的下人。
醫會嗎?
他看著鍋子裡咕嘟咕嘟往外冒著的水泡想到。
賀懸對歷史瞭解很淺,頂多就是一些三國故事。
而對於熱度不算很高的明朝故事瞭解就更少了。
他對明史的全部瞭解,都是來自刷短影片時候的科普,高中歷史課本,電視劇,還有那套流行全國的明史暢銷書。
但即便在他對明史的貧乏瞭解中,他也知道張居正這位大明的中興之臣。
自他死後,明朝就開始了不斷衰落的歷史。
他記得張居正的壽命,58歲。
萬曆十年。
就是這一年。
現在是六月。
如果他的時間記得不錯的話,張閣老似乎沒幾天可活了。
導致張閣老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個就是他箱子裡的枯痔散,目前已經全部被他安全地處理掉了。
第二個,估計就是那位趙裕趙醫師手上的細刀了。
他還挺需要這一千兩銀子的,要開醫館總得有點錢,更別說外科樣樣都是費錢的東西,不能讓那位趙醫師攪和了。
也就是說,得去爭一下這個動手術的資格了啊。
賀懸敲著桌子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