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手術刀:開局給張居正割痔瘡

第66章 萬曆十年的冬天

就如同龔玉心的助產師計劃是賀懸的太方醫生計劃的預演一樣,為龔玉心編寫一本婦產科教材,也相當於是賀懸編寫外科教材的預演了。

在明朝,賀懸能做的事並不多,所以婦產科的教材寫得有點薄,不然他那本外科教材就不用寫了,專心寫婦產科教材得了。

一邊寫,賀懸一邊教導著龔玉心孕期與婦產相關的知識,一邊幫助她尋找實習的機會。

同時,在當龔玉心數次詢問他婦產知識的由來時,賀懸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他祭出了他早死的這一世的母親,在他口中,他母親成了一位隱世多年的婦產科醫生,每日精心鑽研婦產,以助天下婦女,可惜還未成名便溘然長逝,不禁讓人悲嘆,他雖身為男性,可卻繼承母親的遺志,於是每日精研婦產學,只求有一天能遇到一位傳人,繼承他母親的遺志,成為一名光榮的婦產科大夫。

在賀懸越發熟練的演技,以及賣力擠出來的幾滴眼淚下,成功哄騙得龔玉心眼淚汪汪,當場立誓要繼承賀懸母親的遺志,成為不讓她失望的婦產醫生。

好不容易地,賀懸鬆了一口氣,幸虧這妮子好騙些,不然還真不好糊弄過去。

在糊弄過這妮子後,剩下的便是實習了。

要想開班教學,最重要的是自己得有水平,不然,一個二把刀當老師,誰會去聽他講課呢?

賀懸跑遍了整個京城,去找城裡的穩婆,一個一個的求她們,若是京城裡有孕婦,一定帶著龔玉心去。

雖然穩婆們不知道為什麼名滿京城的龔大夫主動要當一個地位卑賤的穩婆。

不過賀大夫看得起她們,尊重她們,不僅請她們喝平時喝不到的御茶,還給她們一個個都送了禮物。平時龔大夫對她們也很溫柔,有時困難了還會免她們的診費。

因此穩婆們也都願意幫忙。

在她們的幫助下,龔玉心進步得很快。她很快也發現,正如賀懸所說的那樣,穩婆們其實並沒有掌握多少專業知識,在賀懸教導過她以後,她就已經是全京城最優秀的穩婆了,只是還缺乏經驗而已。

而缺乏的這點經驗,也很快就在高頻率的實習中補足了。

時間漸漸推移,很快,三個月過去了。

天氣轉涼進入冬季,京城時不時就飄起了小雪。

冬季對於窮苦人來說是個難熬的季節。急匆匆的仵作前往人家家裡驗屍的頻率明顯高了起來。他們都是死於這冬季的嚴寒。

萬曆皇帝的弟弟,十四歲的潞王朱翊鏐開始籌備大婚,萬曆皇帝本來打算挪用邊防軍費的90萬兩為弟弟籌備婚禮,不過被張居正言辭激烈地拒絕了。

最終,小潞王朱翊鏐只籌備到了4萬兩白銀,1300兩黃金,以及8000顆珍珠和3000枚青紅寶石,差不多隻有原本歷史裡三分之一的數量。

這個冬天,太方醫閣的眾人都有閒錢買厚衣服,雖然沒有後世保暖厚實的羽絨服,但穿上厚厚的棉衣,雖有些沉重,卻足夠暖和,在這京中並不覺冷。

在這寒冷的冬季中,隨著龔玉心多次接產成功,她作為穩婆的名聲也漸漸在這京中傳揚了開來,人們慢慢發現,這個年輕的穩婆不僅手穩,接生快,而且就算是難產的孕婦到她手裡,似乎也能很快就生下來孩子,最奇怪的是,經過她接生的孩子……居然很少夭折!

一開始龔玉心接生的時候,大家還覺得這似乎沒什麼異常,孩子嘛,夭折不夭折都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隨著她接生的孩子越來越多,夭折得卻很少,大家才發現,經她接手接生的孩子,似乎都能健健康康,夭折得比別人接生得少很多!

為什麼別的產婆接生的孩子容易夭折,她接生的孩子卻不容易夭折呢?

雖然到現在龔玉心接生過的孩子還沒有一個活過百日,不過,人們似乎都已經確信,經她接生的孩子,活到一個月的絕對比別人接生的多!

人們並沒有把這個原因歸結到她經常用酒精擦洗的手和消毒的剪刀上,而是更願意相信她的身上具備某種神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