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穩婆李阿婆也開始聲名鵲起,有不少富家願意請她去接生,雖然不如龔玉心的名氣大,不過也已經是人人尊敬的人物了。
京城裡的穩婆總共才不到兩百個,而且都非全職,平時有自己活計,接生只是外快。
但現在,京城似乎出現了兩個全職的穩婆,而且手法又快又好,接生的孩子還不夭折,京城裡的人爭先恐後地去請她們接生,讓她們每天都忙得團團轉,剛從一個產婦家裡回來沒多久,另一個來請產婦的就已經到了。
一時間,京城裡的其他穩婆似乎有些收入減少的趨勢,而且,若不是她們只有兩個人,恐怕這些穩婆全要失業了。
不知何時,當有人得知,李阿婆接生好,是因為太方醫閣的龔大夫教過她接生術以後,立刻,前來太方醫閣求學的人幾乎要把門檻都踏破了。
各種各樣的女子都來太方醫閣學習婦產,甚至不乏同樣是富家的女子。
雖然原來穩婆雖然是個低賤行業,但現在,龔玉心和李阿婆的名聲水漲船高,她們兩個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人們看不起別的穩婆,和尊敬龔玉心和李阿婆,兩件事並行不悖,似乎沒什麼矛盾。
當時跟李阿婆一起去太方醫閣的穩婆都不禁暗暗後悔,她們當時明明有著和李阿婆一樣的學習機會,卻因為自己畏苦畏難放棄了。
結果就是,她們中有不少人又跑回了太方醫閣,但這次,她們不得不跟一大群前來太方醫閣求學的婦女競爭了。
而且,不僅是太方醫閣外,太方醫閣內的婦女也有不少想學接生。
尤其是平時那些負責洗衣、煮衣的女工,她們平時幹活挺累,看到李阿婆走到哪裡都被人尊敬,又很賺錢,她們也想有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最後的結果就是,龔玉心從太方醫閣外選了十五個,又從太方醫閣裡挑了五個聰明伶俐的姑娘,共計二十人,把她的第一期婦產培訓班辦起來了。
之所以沒有招太多人,是因為這是一次正規的培訓了,連同李阿婆在內,龔玉心要教會她們包括妊娠過程、人體女性解剖結構,生理學、病理學、孕期保健、診斷與治療等等等等一大堆的內容,差不多是把整本書都要教給她們了。
再加上,醫學需要實習,這二十個人都要經歷不少次接生才能正式上崗,所以二十個人已經很多,差不多是龔玉心,以及太方醫閣的極限了。
而且最重要的,這批學生中很多都不識字,龔玉心只有從頭開始教她們才行。
幸好在太方醫閣初創時,賀懸就有意無意地在推行簡體字,到如今太方醫閣里人差不多都已經熟悉這種字型了,不然學習恐怕還要麻煩許多呢。
龔玉心將學生中幾個識字的人作為組長幫忙管理,然後就在太方醫閣裡每日教導她們學習,這段時間,產婆李阿婆就比較忙了,因為龔玉心在教學,所以來太方醫閣的人就只有請她去了。
不過,即便如此,李阿婆也沒有放鬆學習,她平時沒時間學,就利用去別人家裡,以及回來的這段路上自學,每天努力,讓賀懸看了都欽佩不已。
這次培訓仍相當於是個短期培訓班,因為人手不足,她們得儘快上崗才行。
學堂都是女眷,婦產也是女性居多,太方醫閣內男女混雜,並不方便。
於是,賀懸又圈出來一片空地,與其他地方用高牆隔開,有單獨的進出通道,裡面只准女眷入內,這就是太方婦產科院的選址了。
而這一批的學生,就將是太方婦產科院的中堅力量。
時間一天一天流逝著。
在賀懸他們籌備太方婦產科院的時候,萬曆十年就要結束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