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道。
“是,是,是,只要夫人高興就好,這筆錢花得划算,花得划算!”縣令捋了捋鬍鬚,滿意地說道。
太方醫閣的孕期保健既然是面向富翁的,那價格自然不會低廉。
像這種兩人一組的,每月就要三十兩銀子,還要管她們二人吃住,雖然太方醫閣的護士大多招募自窮家,但供人吃飯關乎自己面子,也不好潦草了事。
孕期保健持續三個月,從懷孕七月開始,到孩子生下來為止,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然,賀懸並沒有像前世那樣開一個孕婦保健院,把那些孕婦都接到院裡來療養。
雖然這樣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是……實在擔不起那風險,算了。
縣太爺握著太太的手,心裡也有些得意。
雖然孕期保健明面上是要三十兩,利潤確實很高,但那只是面對一些沒有權利的商人罷了。
面對官員,賀懸也會在暗地裡把價位降低到二十兩,其實這才是賀懸心中真實的價格,這樣,一來不會虧損,二來得了人情。
在大明的官場,這樣的人情越多,辦起事來就越方便了。
當然,兩個助產師,三個月的配置,只是太方醫閣孕期保健行業的最低配而已。
面對一些不差錢的主,賀懸也自然會提供更高檔的服務,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如現在,在皇宮內院裡,懷胎不過三個月的鄭淑嬪,身後就跟了整整十個太方醫閣的孕期保健師,她們會一直指導,照顧鄭淑嬪,直到她順利把孩子生下來為止。
而這,才是太方醫閣乘涼大樹的主幹。
完成這一切後,賀懸把自己近期的一些動作,以及最近的一些報告都編撰成冊,寄給了張居正。
此時,他仔細地看著賀懸的報告,感到一陣滿意。
隨著太方助產師的逐漸鋪開,京城幼兒的夭折率大大降低,預計不久京城的人口就會有一波小的上升。
而太方醫學院的第二期培訓班也已經開始了招生工作,有了第一批的經驗,他們就可以更大膽一點,擴張一下規模了。
這次招生的不再僅限於助產師,外科、內科、牙科,都有了一批新的學生。
而這一批學生畢業以後,新的認證計劃也會啟動,讓大明能有一批更加優質的醫生,時間長了,整個大明的醫學界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吧。
看完這份報告,張居正拿起了第二份報告,那是來自太醫院的報告。
賀懸的認證計劃,讓他想到了宋朝時候的醫師制度。
宋時候,太醫局會對天下醫生每三年都要進行一次考核,考核不過者要暫停行醫,重新學習,嚴重失誤者還會取消醫師資格。
但可惜到了明代,實行了醫戶制度以後,太醫院的考核就侷限在了太醫院的內部,不再對民間醫生進行考核,因此民間醫生良莠不齊,事故不少,百姓多受此苦。
不過,若是讓太醫院那幫人考核民間醫生,只怕是給他們一個斂財的機會吧。這種事,交給民間醫生來做,或許是好事。
張居正又拿起了第三份報告,那是關於全國各地惠民藥局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