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錢,報完道之後,賀雲交代了自己六妹幾句,便回到了辦公室。
明天就要正式上課了,他需要準備一下上課的事,按照課程表,他每週需要上十一節語文課,平均一天差不多上兩節課。
哦!對了!順便提一句,這個時候可沒有雙休說法,都是單休,只有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國家才正式實行雙休制度。
所以,賀雲一週需要上六天課,也就是每天差不多要上兩節課。
這個工作量,說實話,賀雲覺得還是比較輕鬆的,相比其他老師,可以說工作量至少減少了一半。
教科書今天已經送過來了,但下午才能領,賀雲看了看牆上的掛鐘,見只有十點半,便準備先去趙校長那邊看看。
只是,他剛出辦公室門,後勤部的焦主任就通知,老師們提前去領書。
所以,賀雲便先去了後勤處領了一本人教版的語文書。
這是一本全日制十年制人教版語文書,賀雲翻了一下,雖然有部分課文有些印象,但大部分都不怎麼熟悉。
畢竟賀雲是90後,那時候所使用的是90年代教材。
而這個時候,使用的則是賀雲手中這一本1978年出版,後經過兩次改版,也就是在1981年改版的全日制十年制人教版語文書。
什麼是全日制十年制了?
其實這是70後80後所處時代的一種學制。
大部分90後可能都不熟悉。
所謂十年制,就是小學五年,初中三年,以及高中兩年。
當然,其實現在還有一個五四制,就是小學五年,初中四年。
沒錯,這個學制初中需要讀四年,分別稱之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也有叫小初一初二初三的。
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六三制,也就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
這也是大多數90後所讀的學制。
至於九年義務教制度,這都是90年代中後期的制度了,此刻暫且不提。
如今,國家雖然鼓勵五四制,但因為種種原因,全國大部分地區因為師資力量不足,仍舊以六三制居多,而三水鄉自然也實行的是六三制。
到了往後幾年,三水鄉因為師資力量增加了不少,上面決定將學制改了,改成了五四制,可沒兩年,又改了回來,直到90年代中後期,最終因為九年義務教育定為了六三制度。
中午,賀雲在食堂吃了飯,下午則睡了一會,與其他老師一起開始備課。
因為沒有什麼經驗,賀雲只得去請教其他老師。
好在,賀雲畢竟是重生者,沒吃過豬肉,卻也見過豬跑,很快他就上手了。
備了一下午課之後,賀雲渾身都腰痠背痛起來。
而就在他伸了個懶腰準備起身時,趙校長再次走了過來,通知待會還需要開個會。
沒辦法,賀雲只能繼續留在辦公室等著。
開完會,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賀雲在食堂吃了晚飯,這才騎上二八大槓回了家。
第二天,賀雲開始正式給學生們上課。
第一節課,賀雲自然有些緊張,但教完第一節課之後,他全身冒汗的同時,也不禁覺得這教初中語文好像也挺簡單的。
也就是讓學生們先朗讀一下課文,然後再逐段逐段給學生們分析,一節課最後,再佈置一點家庭作業,比如抄寫其中一段課文或者背誦全文,就OK了。
..........
就這樣,一個星期很快就過去了,賀雲也漸漸適應了給學生們上課的生活。
直到這天,門衛室老大爺讓賀雲幫忙運送幾摞報紙與幾本雜誌到後勤處,他偶然間的一撇,腦海之中瞬間靈光乍現,突然有了一個賺錢的好想法!
賀雲翻了翻手中的湘省日報以及幾本雜誌。
湘省日報倒沒什麼,不外乎一些省內新聞與國家最新政策解讀,還有一些轉載於人民日報上的文章。
可那幾本雜誌,卻是令他眼前一亮。
對於八十年代的雜誌,賀雲瞭解很少,但在他記憶之中,好像諸如故事會、讀者、萌芽之類的應該是主流雜誌。
事實上,賀雲猜的不錯,只不過現在的讀者並不叫讀者,而叫讀者文摘,後來因為與米國版權問題,不得不在90年代才改的。
而他手中的這兩本,一本是今年一月創刊的知音,一本則是萌芽。
不過,這都是上月的期刊了。
估計是上面看完了,發到下面鄉鎮學校的。
“焦主任!這本雜誌我想借閱兩天,沒問題吧!”
“哈哈哈!沒問題!小賀!我們這些老傢伙看報紙就行了,這雜誌啥的,也就是是你們年輕人喜歡,我們這些老傢伙根本不愛看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